赶紧跪下,不敢接受。
“君无戏言!以后就这样办吧,快起来就座。”皇帝说道。
慕容星辰这才赶紧叩谢,缓步起身入座。
“卢俊说是天谴,不应该去干预蝗灾,说宁可饿死灾民,也不要管蝗虫,不然造业。皇儿认为此事怎么看?”皇帝问道。
“儿臣斗胆,请问卢俊此人,小时候有没有下过一天地,干活一天农活?”慕容星辰问道。
“他呀,官宦世家,从小锦衣玉食,据我所知一直就是读书上有天分,长大了也顺利科举中了状元,仕途一帆风顺坐到现在宰相的地位,跟长孙无忌也合得来。”皇帝说道。
慕容星辰说道:“那就是了,这种吃了朝廷的俸禄,去不管百姓的死活,自己都没有下地干活过,怎么知道灾民的疾苦。”
皇帝叹了口气,又说道:“主要是他说灭蝗,就是灭皇啊,谐音,不利!”
“父皇一代明君,妖不胜德,岂有计较这个的道理,古时候,楚惠王吞蛭治好痼疾,孙叔敖斩蛇得到福报。如今蝗虫可以驱除,若任其成灾,粮食将被食尽,到时百姓怎么办?百姓饿死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没有水了,舟如何行使前进?”慕容星辰振振有词地说道。
皇帝听了,如雷贯耳,自己也许真的是越老越没有魄力了,听了儿子的话,感觉清醒了好多。
“那骆宾王在河南,焚蝗坑埋之法,还算是不错,看来可以继续实施了。”皇帝说道。
“河南那边,只要父亲下令支持,想必很快就可以遏制灾情。但是儿臣还有一法,不知道父皇是否愿意一试?”慕容星辰说道。
“哦?有什么办法?快快道来。”皇帝现在兴致高涨了。
“就是派出鸭子大军,儿臣妃子林妃已经养了一万只鸭子,要是父皇允许,儿臣请求派王勃陪同儿臣,前去河北区域灭蝗。”慕容星辰说道。
“此法倒是古怪,若是有效,也未尝不可。朕准了!”皇帝立刻叫人起草诏书,安排河北灭蝗事宜。
慕容星辰回来后,王勃领了诏书,太子没办法留人,只能放他跟去河北。
林婉月也随行,还有下人运送这鸭子大军,浩浩荡荡地出发了。鸭子大军到了重灾区,被放出来后,扑腾着翅膀,摇摇摆摆前进,嘎嘎声喧闹不已,一片热闹景象。
鸭子见到蝗虫,简直就是见到美味佳肴,欢快地往前奔跑,它们的嘴又宽又扁,吃起蝗虫,又快又准,而且对于那些还没有被蝗虫糟蹋殆尽的庄稼,也没有什么伤害。万只鸭子争先恐后,享用美餐,补充高蛋白!
一下子,一天就干掉了四百万只蝗虫。
而骆宾王那边,继续利用焚蝗坑埋法,也捕杀蝗虫达到了二十万只之多,扼住了灾情的蔓延。
对比起来,鸭子灭蝗远胜于焚蝗坑埋法。
于是皇帝下令,对于养鸭的养殖户,给予政策补贴,开放养鸭的权限,又增加了不少人的就业渠道。
此次大获全胜,皇帝大喜,重重有赏,灾区百姓欢欣鼓舞!
对于骆宾王的功劳,也记太子一功,对于慕容星辰王勃这一边,也记了一功。
慕容星辰并不局限于此,因为林婉月跟他说,都是因为旱灾,或者是绿地面积减少,导致蝗灾频发。因此灭蝗成功后,他又上书,提倡修建水利工程,开垦荒地,植树造林,增加绿化面积。
皇帝看了奏疏,发现还是大皇子的治国之才能力比二皇子要强。即使二皇子是个太子,将来如果执政,最好大皇子也可以辅佐,这样想着,又有点思绪混乱起来。
最后想着脑壳疼,算了,平时感觉自己老了,这会又觉得自己还不算很老,还是自己先亲力亲为吧,皇子们,多多历练吧。
骆宾王立功之后,太子也得到了皇帝的嘉奖。太子就让骆宾王跟着长孙明远学武。但是骆宾王说仰慕李靖,想要跟李靖学习。
太子想想也没有什么害处,还叫骆宾王看看李靖要是有什么不利朝廷的举动,就随时汇报。骆宾王表面答应着,实际上心里本来就仰慕李靖,得到准许,高兴地加入了李靖的队伍。
一来二去,又认识了李成,这下好了,左右逢源,如鱼得水了,渐渐地,感觉自己的运气好了起来。往家里汇了不少银子,改善家中老母亲的生活。
慕容星辰呢,见到林婉月老遇险不断,开始逼她学武功,但是林婉月确实不想学,因为要扎马步,感觉好累!
慕容星辰见她学的辛苦,又于心不忍,干脆叫她学短棍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