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帕尔马大公芙宁娜公主挺身而出,宣誓要扑灭整个意大利的动乱;而她不仅仅是说说而已,她将逃离罗马的教廷请到了帕尔马,纳入到了自己的庇护当中。
如果仅仅只是一个芙宁娜,那倒是不算很糟糕,毕竟帕尔马公国的实力不足以镇压罗马。
可是,她身为法国皇帝的长女,却拥有着来自域外大国的决定性支持,这就完全不一样了。
果然,没过多久,法国皇帝就公开发布诏令,宣布自己要出兵意大利,帮助教廷收复罗马,并恢复神圣的秩序。/x.i~a\o′s?h`u′o\z/h~a+i+.¢c¢o,m^
坏消息一个接一个地传到了罗马,也让最初激情满满的革命领袖们陷入到了深深的忧虑当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们知道,哪怕动员了罗马的民众,但如果面对数量庞大、装备精良的法国远征军,新生的共和国仍旧很难生存下去。
哪怕理想再璀璨,面对刀枪还是太过于脆弱,尤其是面对如此悬殊的力量差距时。
重重压力之下,他们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拼尽全力想要扭转局势。
一方面,罗马共和国向全意大利发出号召,以民族为旗帜,希望心怀大义的革命支持者们组织义勇队来增强罗马城的保卫力量;另一方面,经过私下的商议之后,共和国议会决定派出一个代表团前往帕尔马,面见芙宁娜殿下痛陈利害,争取最后一丝渺茫的希望。
而吕西安亲王,就在议会的内部选举当中,当仁不让地成为了代表团的团长——显然,这是看在他私人身份的考量。
重任在肩,亲王也没有推辞,而是接下了这个注定吃力的工作。
他不指望能够靠自己的身份就说动芙宁娜和堂弟,但是如今危如累卵的局势,却不容许他袖手旁观,哪怕是硬着头皮,他也只能过来试试。
就算不能说动法国退兵,至少也可以尝试争取一点点更好的条件,尽量保住更多人的性命。最不济,也要争取更多一点时间,让罗马城可以拥有更多的防卫力量。
哪怕注定是在进行一场徒劳无功的战斗,那也是他所能做的一切了。
波拿巴家族的两个成员,在互相对视之后,纷纷收回了视线,气氛凝重而压抑,丝毫都没有“亲人相见”的融洽,只有对彼此的嫌弃和提防。
不过,纵使心里再怎么嫌弃,芙宁娜作为地主,她当然不得不摆出应有的礼节。
“亲王殿下,我很高兴能够见到您。”她用冷冰冰的语气开口了,“我想,您肯定准备了一份公文准备呈递给我,不过我事前告诉您,我不可能收下它,所以,就让我们以私人聚会的形式来完成我们的会见吧,毕竟,即使我不承认您的官方身份,但您毕竟还是我的堂叔,血缘是政治所无法抹消的——”
芙宁娜的话看似礼貌,但实则拒人千里之外,完全不给任何通融空间,对此亲王心里唯有苦笑。
“公主殿下,我很遗憾是在这种动荡环境下才见到您,如果是在另外的和平时光,我深信我们之间会融洽许多。不过,既然这一切都已经发生了,我们终究只能面对现实。”他一边说,一边躬身对芙宁娜行礼,“即使您不承认罗马共和国的存在,也请允许我,以一位罗马共和国光荣的议员的身份,诚挚地向您致敬。”
“我可不敢接受这份光荣的致敬。”芙宁娜没好气地冷笑,“毕竟,我曾经差点死在这份光荣的事业当中——”
“这是一场意外和悲剧,我们对您从来没有过任何敌意,殿下。我们也深深地为您之前的遭遇感到遗憾……”亲王连忙解释,“当时罗马还处在混乱之中,我们不得不把精力都用在恢复罗马秩序以及创建新政府上面,等我们知道帕尔马所发生的一切时,都已经晚了……”
说完了之后,他瞟了一眼芙宁娜脸上的表情,然后继续说了下去,“我可以以个人名誉对您保证,无论是我还是我的同僚们,对您都毫无恶意,我们是在进行一项伟大的事业,而如果这项事业沾上了您无辜的血,那只会玷污我们的荣誉而已。所以,当听说您在暴乱当中安然无恙时,我们和法国人一样感到欣慰和庆幸——”
亲王的话虽然有点不尽不实,但是有一点却是没错的——罗马方面从来就没有支援过帕尔马的动乱,更没有想过要置芙宁娜于死地,毕竟贸然惹怒法国皇帝这对他们一点好处都没有。
而一想到自己之前坐困愁城、死里逃生的经历,芙宁娜就气得不打一处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