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济文官们听着唐军大喇叭里传来的招降喊话,一个个都觉脑仁疼,还有几个差点生出前去投降的心思。ˉ?E:=-Z?D?小??说[网;? {更&新?ˉ?最)快μ
事情已经到了这样的地步,众人绞尽脑汁都没有什么好办法。最终一名不起眼的小官说道:“唐军那楼台似乎没有多少人防护,咱们是不是派兵去将那些唐军干掉,把楼台毁了,这样不就可以了。”“蠢货,唐军有的是人,打造楼台又不费什么力气,分分钟唐军就能用楼台围了王城,就不能好好动动脑子,想点有用的东西。”丞相被气的一阵肝疼,觉得整个人都不好了。其他文官们都是想笑又不敢笑的神情,一个个都捂着嘴,低着头。丞相使劲拍了拍椅子,怒声吼道:“还有你们,连个主意都没有,也是一样的酒囊饭袋,都给我好好想,想不出主意的就在城墙上待着,一个都不许回家!”文官们顿时缩了头,开始提出各种稀奇古怪的想法,可是说来说去,都没有什么实用性的建议。倒是外围的城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投降了。丞相皱着眉头,已经瘫坐在了椅子上,悲凉的感觉从心头升起。百济王在王宫中听到了亲信们传回来的消息,双眉紧紧的皱起,脸上充满了苦涩。“这样下去可不行,丞相可有什么主意?”“丞相召集了满城文官在城墙上议事,可是到现在都没有什么动静,应该是还没有什么好办法。”百济王懊恼的揉了揉脸颊,觉得自己的王之生涯,似乎已经到了倒计时的阶段。“这他妈的怎么办啊,要不然投降?不行不行,我可不能这时候投降,百济的基业不能断送在本王的手里啊。”亲信看着来回走动的百济王,低声说道:“王上,您让位给您儿子,然后您当太上王摄政,那百济王国不就是不在您手上亡的么了。”“唔~你这个主意好,真是个好主意,这样本王就不用背骂名了,真是朕的贴心人啊,好好好,快快帮本王拟定旨意。”“好嘞。”亲信颠颠的跑出拿出诏书开始写了起来。百济王脸上乐开了花,想到国家不是被自己搞亡国的,就觉得一阵得意。“可不用当亡国之君了,就先这样吧,要是大家都没好办法对付唐军,大不了就投降好了,反正亡国的锅是不用本王背了。”亲信很快草拟好诏书,递给百济王看了看,百济王欣然拿起打印盖了下去。“速速送给丞相,让丞相昭告天下,嗯,天下是没了,昭告王城就行了,本王累了,要好好休息一下了。”亲信拿着诏书,颠颠的向城墙上跑去。城墙上的丞相和文官们,都已经进入了佛系状态,实在是脑汁都绞尽了,可是依然没有什么好主意。百济王的亲信出现,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大家都盯着亲信手中的诏书,心中琢磨着这诏书是什么内容。难道百济王对丞相没了信心,所以准备罢免丞相?还是百济王准备将丞相送出去,向唐军的武王表示讨好。事情都是因丞相而起,所以送丞相出去表示悔过讨好,也是说的过去。文官们心思乱纷纷的想着,丞相的脸色也变的难看起来。这诏书的内容,丞相也是猜不透,但是丞相觉得绝对不是好内容。 百济王的亲信昂着头,得意的看了众人一眼,打开诏书朗读了起来。“王上已经禅位于其子,现在王上为太上王,摄政朝堂大小事宜,待新王成年之后让权与新王,请丞相将此消息昭告天下,让军民人等都知晓。”丞相和官员们都是一阵懵逼,搞不清楚百济王这是要闹那样。年龄最大的王子还在穿着开裆裤,怎么能当的了王啊,一切事情还不是王上说了算,这个时候让位有什么用?“王上这是被吓的惊慌失措了?怎么做出这样的事情来。”“太反常了,王上这么做应该有什么用意吧,不然不会这样禅位的。”“有屁的用意,我看他就是不想背骂名,所以才会这样做的。”丞相拿了诏书一阵苦笑,真是觉得要哭笑不得了。“王上还有什么命令?”亲信摇了摇头,笑着说道:“还请丞相赶紧想办法清退唐军吧,时间长了,可是对大家都不好,王上已经着急上火的不行了。”丞相眉头皱了皱,从亲信的话中听出了几番意思。“本官会的,还请回复王上,请他不要忧思过度。”“丞相可是称呼错了,要叫太上王上才行的。”亲信脸上露出蜜汁微笑,随后施施然离了城墙。“呸!这就是个小人,肯定是他鼓动着王上当了太上王。”“现在说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