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城,乃至在所有地盘的内政,恢复民生经济,他就能够更好的腾出手来准备下一场战争。
李世民现在找到了白袍小将,虽然战略上依旧对他蔑视,可战术上必须重视起来。
他非常清楚,薛仁贵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角色。
作为穿越过来之人,他非常清楚,薛仁贵几乎是一人扛起了李世民后期所有的战争,而且每次出战都打赢了,因此而赢得了一个常胜将军的名号。
所以李潇不得不提前做好防备!
长孙无忌下去之后,便是立即按照与李潇达成的纳投名状的协议,回到了自己的府邸,迅速写就了一篇檄文。
一篇好的战争檄文,其影响力足以抵得过千军万马!
而长孙无忌写的这一篇檄文完全是从自己的实际出发,现身说法,对李世民进行了彻底批驳。
这一篇檄文便是迅速从长安城大批量的传遍了天下。
李世民杀兄欺嫂的名声基本上,大唐天下百姓就早有耳闻,只不过是一直流传于坊间的一些趣味野史,人们茶余饭后的一种谈资,可谁也没有证实过其中的真伪。
正是以为如此,绝大部分的人都认为这些都是假的。
对于天下百姓而言也只不过是有所耳闻而已,谁还真正的敢去求证这件事情的真伪,谁还敢冒着杀头的风险去一轮皇帝?
真真假假在人群当中流传着,可是现在这么一篇檄文出来,而且还是与昔日李世民关系极为紧密的长孙无忌站出来献身说法,这无疑就是坐实了这两件事情。
长孙无忌无疑就是在想天下众人做了一次人证,杀兄欺嫂是真实的,并不是传闻。
发动玄武门之变,就是以为他想要当皇帝,而非被逼无奈奋起而自保发动兵马埋伏了李建成和李元吉这两位他的亲兄弟。
这一次有了和李世民关系最为亲密的长孙无忌却站了出来,如此对李世民大家指责,并且作证明。
一时之间,天下百姓皆是哗然!
而且这一片檄文在有心人的推动之下,宛如雪花纸片一般在大唐境内传递而开。
一时之间李世民的名声越加的臭了起来,往日被他粉饰和掩盖的各种丑陋事情宛如有人拿着棍子往粪坑里捅了一下那样,迅速翻腾了起来,臭气熏天。
毕竟这些事情,无论哪一件拧出来,那都是十分不好的,有悖伦理道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