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木牛流马
她之所以提到邓公公,是因为荷心已经认出,那日那个高壮的“宫女”,正是丽妃娘娘宫里的大太监邓公公。
也是前几日,因着丽妃被遣送回宫,按理说,邓公公肯定是要随行的,可是吉祥却在一天深夜,起床去如厕时,看到了邓公公快速闪过的身影。
后来还是绿蘅让荷心悄悄的守在贤妃偏殿的后门,果然见邓公公每日都是从那里进出。
荷心认了好久,才最终确定,邓公公确实就是那段时间接近自己的宫女
这期间,轩辕初云也想了很多,从当初自己及笄时,唐皇贵妃陷害镇国公府到庄妃对楚嫔下手,再到如今出巡途中的刺杀事件,她都理出了一些头绪来。
一开始她怀疑的的确是丽妃,但是后又仔细想了想,丽妃事败后,对着贤妃的那句“姐姐救我”,到底是情急之下的口不择言,还是理所应当的向她求救?
直到刚才她才真正的确定,这位口腹蜜剑,宫中上下都要赞一句“贤良大度、温柔可亲”的贤妃,恐怕没那么简单。
只是不知道,远在嘉峪关的五皇兄,对这些事情,是不是也略知一二呢?
事情虽然一点点明朗了,但是她也明白,贤妃绝对不是庄妃、丽妃这种级别的水准。
要是想动她,必须拿出令她无法翻身的证据。
左右解决掉邓公公这条毒蛇了,轩辕初云也不急在一时,贤妃......她是绝对不会允许邓公公再活着,成为细节的把柄的。
“这物件很是新奇。”
才入了清凉殿偏殿的后院,就听见了轩辕大帝赞不绝口的声音:“听你这么说起来,今后若是用这木牛流马来给边境运粮,那可要节省不少的人力物力了。”
轩辕楚能从楼兰带回木牛流马,说实话,轩辕初云是十分惊讶的。
前世楼兰能够打败出云国,有很大一部份原因是因为三军未到,粮草先行。
反观出云国,运送粮草不及时,导致将士们又饿又累,时常吃些野菜树根才得以活命。
人吃不饱饭,哪来的力气杀敌?在军心上,就已经输了一大截。
如今楼兰肯交出早就失传了的木牛流马,也不知道八皇叔私底下答应了他们什么条件。
等轩辕初云进入后院,吉祥忙往偏殿的客房走去了,她可没忘了公主殿下的吩咐,等人都走了,要领着吴大公子从后门出去。
待事情都办妥之后,她才关了后门,回到了偏殿中。
轩辕大帝此时正召了随行而来的工部侍郎,让他们仔细研究一下院中的木牛流马。
轩辕初云也在其中仔细观看。
传说中的木牛流马,离地三尺、长四尺、高六寸的水平木条,木条左端削成车把形,右端有品字形的三个孔。
这样的两条木条被布置成人力车的左右两辕,在两个品字形的顶孔间插有一条三尺长的轴,在品字形的下面的两个孔中各用小轴铰装着一条可以沿该小轴摆动的、另一端顶地的木柱,这个有四条腿的人力车就是木牛。
流马是一个向上开口的,左右侧壁近上缘的垂直中心线上各有一个孔的木箱。
木牛那根三尺长的轴就穿过流马的这两个孔,流马可以在该轴上前后幌动。
为了不使箱中粟、米之类的载荷左右移动,有一块纵向隔板把箱一隔为二,而且粮食是先装入布袋再装入箱中的。
当木牛叉开前后腿时随时可以停在坡地上。
叉开度由在该四尺长的车辕上的限位钉限制,把车辕的把手一面拉前一面下压,品字顶孔就移向品字左孔之上,即重心移到前腿上,此时品字右孔被撬高,即后腿不受力并被凌空提起,在重力作用下或流马上的梢钉推动下向前腿靠拢。
当重心移出品字左孔时,木牛已向前移动了半步,再向前就要颠覆了,此时可把手把迅速向上拉起并向前拉,使品字顶孔向后移至品字右孔之上使重心落在后腿上,前拉的结果是使后腿叉开,同时前腿被流马上的销钉推向前。木牛就这样走完余下的半步。
设计之精巧,连工部最出色的木匠都爱不释手了。
这种木牛流马,自重二百三十斤,腹中可载四百二十至四百五十斤大米,后肢可以前后屈膝,以手推或牵为动力,可以行走在乡间小路,还可爬坡上行。
然,这样大的重量,四个人推车而行,一点都不费力气。
其实他们围着这稀奇物件打转时,还未看出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