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干旱未过
孙家的这件事处理起来,格外的雷厉风行。
不出一日的功夫,孙家就被抄了家,江南知府也换了他下面的师爷顶上。
从孙家抄出来的金银珠宝,地契房契,该物归原主的都已经物归原主,剩下那些,全部充了公,一个这样庞大的家族,说倒就倒了。
而且孙老爷破财也没有消灾,他手上毕竟犯了那么多条人命官司。
其实内里情况到底如何?孙家大小姐因何事惹天子震怒,百姓们都不是十分清楚。
但是确实是为他们除去了一方祸害,至于到底是什么原因,谁又在乎呢?
毕竟那位不可一世的孙大小姐这一次,已经被卖入江南的青楼妓院了。
要说也是因她名声太盛,不仅顶着江南第一美人的头衔,还是曾经与皇帝做过露水夫妻的第一美人,抱着某些龌龊的心思,想要与她共度春宵的人也不在少数。
所以孙老爷刚被官差抓走,孙若雪就被怡红院的龟公给悄悄打晕了,带进了楼里。
今后江南要出怎样一位艳名远扬的名妓,轩辕初云已经不会再接触到了,她收到吴承邺这封说明后续情况的信的时候,人已经坐上了回京的御船。
轩辕初云并不可怜孙若雪的遭遇,人的一生有很多选择,这条路是她自己选的,怨不得任何人。
御船动身时,轩辕初云立在船头,看到吴承邺与金不愁,还有金寒玉和吴娇娇都来了。
这会儿她穿着女装,吉祥、绿蘅、小谢子都站在身后,十七仍旧隐藏在了暗处。
他们的目光,定定的落在轩辕初云的脸上,随后大家相视一笑。
这些人里,金寒玉大概是心情最复杂的,她曾经一度误以为公主殿下是太子,还想着为自己谋划一番,倒是惹了笑话了。
不过也没关系,反正父亲和母亲不知道,哥哥和吴大哥心照不宣的将公主的真实身份隐瞒了下来,所以父亲特意交代了嫡母,让她为自己寻一门好亲事。
反正她所求不多,如此,也算得偿所愿了。
吴娇娇啧啧了两声:“没想到我还能认识公主殿下呢!简直太神奇了。”
她没有看到,自家哥哥看着轩辕初云转身离去时,露出来惆怅的表情。
那天他刚进清凉殿,看到一身女装,略施粉黛的高阳公主,心里就像有什么东西破土而出。
不过他来不及细想,就被广阳王殿下拎着衣领扔进了另外一间客房里,然后就是顺嫔娘娘带人来“捉奸”的那一出了。
御船渐渐远去,岸上的人也慢慢的回家去了。
公主为他们解决掉了孙家这个后顾之忧,他们应该更加努力为公主分忧才是。
木兰在云裳阁开业的时候帮了一个月的忙,这会儿她们回金陵,轩辕初云已经把三娘调来了江南换木兰。
毕竟木兰的家在金陵,她不可能一直待在江南的。
船行多日回到金陵,金陵仍是没有下雨,百姓们颇有怨言。
皇帝可以带着后宫众人去江南避暑,而他们这些穷苦百姓却只能忍受着烈日暴晒,连续几月,金陵偏远一些的地方,已经死了好些人了。
外面甚至都已经有了对皇帝不利的谣言,说天道无情,出云国流年不利,都是因为皇帝昏庸无能,上天才降罪惩罚子民。
轩辕初云回宫之后,也知道轩辕旻最近因为干旱一事,急得嘴上都长了燎泡。
而她知道,这雨......总是会下的。
只是前世这场雨下下来时,嘉峪关传来捷报,五皇子轩辕炎击败了一直进犯边境的辽东国,活捉了辽东皇帝。
八百里加急送到皇宫的那一天,金陵城下了一场大雨。
后来流言怎么传着传着就变了味,百姓们都说太子不智,五皇子才是天命所归。
那时候,轩辕初云没有重生,前面改革一事,功劳都在沈慕言身上,太子没有经历这一世的那些事情,确实没什么作为,比起五皇子来,平庸了许多。
五皇子押送辽东皇帝回金陵,百姓夹道欢迎,父皇封了五皇子为瑞王,又加封贤妃为贵妃,连贤妃娘家那些原先不出众的父兄,也全都得了重用。
不过后来五皇子为了避嫌,主动要求回嘉峪关驻守,并且向皇帝和太子表明,愿意永不回京,替出云国守一方安宁。
那时候轩辕初云还觉得,五皇兄真是个好人,不止是她,连父皇、母后和太子哥哥都是这样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