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锦绣荣华
而被某些人惦记的轩辕初云,浑然不知自己已经成为了各国皇子之间角逐的对象,她最近过得顺风顺水,把更多的精力都投入到了自己的生意王国中。
云裳阁的扩展,超出了她的预期,如今已经开了六十多家分店,且数量还在不断攀升。
有了木兰和曾心柔的加入,叶昭雪也嚷嚷着要分一杯羹,拉着长公主入股。
轩辕初云想着,反正给她们找点事做,以后可能她们就没时间使坏心眼了。
不曾想对皇权富贵不热衷的叶昭雪,对银钱上倒是很敏感,跟着账房先生学了没两日,算盘都能敲得啪啪响,而且没有出过错了。
洛无缺的娘亲见了,也找了轩辕初云,两人一合计,成立了金陵女子商会,专门招收那些商场上的娘子军,大家一起交流经验,互帮互助。
有了公主殿下的支持,那些孤儿寡母的人家,做起生意来就多了一份底气,再也不怕奸人欺负。
在出云国想要忤逆高阳公主的人,现在为止,还没有出生,或者说,就算出生了,也还是要再死一死的。
如今她着手开发的大运河,如今已经走上了正规,至于梯田的普及,就交给了轩辕旻。
反正赚钱的事,她来,博百姓名声的事,让太子来。
如此,两全其美。
四百多年的战争混乱,使北方经济受到严重的冲击,与此相比,南方经济获得迅猛发展,成为出云国经济的重心。
而如今运河贯穿南北,漕运之中围绕运河的水运,相关的漕粮调配、收缴、发送、押运、下卸、进仓储备等方面,在实际的过程中从实际出发不断因地制宜更新发展,使得漕运体系发展起来,几经变化,已经初见成效。
轩辕初云的船运帮与金吴两家合作,几乎垄断了运河上的所有生意,说是日进斗金,富可敌国也不为过了。
南方的丝绸、茶叶、糖、竹、木、漆、陶瓷等源源不断运往北方,北方的松木、皮货、煤炭、杂品等也不断由运河南下。
由此需要大量的人力,一时间,出云国的街头,再也找不到饿死的乞丐,他们不论老幼,都能在运河上找到事情做。
而且轩辕初云有意帮那些贫苦百姓的生活提供帮助,所以把那些家中没有强劳力的人家,工钱都提高了两倍。
百姓们知道打通运河,兴起船运帮的人是高阳公主,全都感恩戴泽,穷苦百姓中,对皇室的尊崇又踏上了一个高台。
南方越发富庶的同时,北方的经济也飞速发展起来,出云国再也不需要他国供给,民生所需之物,都能自给自足。
甚至将出云国的特色之物,经由大运河,运向海外吐蕃国,再从吐蕃国购买大量的琉璃、珍宝、香料、药材、毛织品、棉织品、棉花及各种奢侈的杂货等。
大量店铺的涌起,让金陵城里前所未有的繁华。
轩辕初云看着这一切,满意的笑了笑,现在的出云国......已经离她所要的锦绣荣华所距不远了。
两年时间,她让出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百姓们都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
父皇的后宫里,又多了好几个怀孕的妃子,他已经放话了,等再过不久,太子哥哥娶了婧怡进东宫,他就退位让贤,带着后妃们去江南行宫过潇洒闲散的日子去。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他有个能干的公主,有个孝顺的太子,他是出云国史上,当得最舒服的一个皇帝。
他并不恋慕皇权,比起整日里和朝臣奏折打交道,他更愿意游山玩水,怡情养性,所以才会在他身体硬朗时就想着退位。
终于能卸下重担,交给自己的儿子,他恨不得现在就撂挑子不干了。
不过......
近日里陆陆续续接到六国使臣来信,说他们的太子或者皇子们想要求娶高阳为太子妃或皇子妃。
这么一想,他的退休计划可能又要延后了。
他可不想他的高阳远嫁,最好是找个乘龙快婿,能够入赘出云国,不让高阳离宫太远的。
那什么辽东国、东瀛国、楼兰国、楚国、倭国、紫霄国的,那些皇子都说自己是真心爱慕高阳嫡长公主,若是真心,那就入赘出云国,不答应这个条件,轩辕大帝就让他们从哪来的回哪去。
反正她的宝贝女儿是不可能背井离乡的去他国的,到时候高阳被人欺负了,那才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轩辕初云自然也听到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