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叶还没有成型的时候,最好不要用电闪雷鸣的办法来揠苗助长。
这一赛季的O级别赛事中,MDK创造了CAL联赛的奇迹:用一周时间成功升级到IM联赛,31场比赛29胜2负,这个战绩差一点点就把当年的X3、coL创下的记录给打破了。
在这个级别里,X3当年的升级是:6天时间,35场比赛全胜,其实打到最后三场,对方一看X3居然一场未败,干脆直接投降认输。
而coL的升级是:7天时间,33场比赛32胜1负,最后一场他们自己弃权认输,因为已经升级,打不打都无所谓了。
MDK的战绩,看上去虽然辉煌,但是陆飞觉得其中差距还是很大,原因很简单,因为这只是低级别的业余联赛居然都还输了两场,毕竟是速成队伍,如果一旦升级,对手慢慢的变强,问题就会多起来。
陆飞的一个理念就是:力求完美。
这一周时间,陆飞他们打得累,但是有两个人比他们更累。
那就是霍希贤和Pier,陆飞他们一场比赛也就40分钟,尽管是在线下举行,但是霍希贤和Pier却需要好几个小时来研究他们打的Demo。
31个Demo,霍希贤和Pier是熬夜轮流观看,两个人被搞得黑白颠倒,眼睛**。
霍希贤之所以这么在意陆飞,最大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中国人的关系,但还有个因素,那就是现在的MDK还不为主流媒体所关注,主流媒体的目光都集中在P联赛的黑马身上和I联赛的豪门战队身上,一旦MDK成名冲天,她霍希贤就有了得天独厚的新闻优势,她甚至还产生了一个非常夸张的想法。
不过这个想法,她没有对任何人提起过,就连好搭档Pier都不知道。
从MDK的这31个Demo中,霍希贤坚定了自己的观点:陆飞是个战术流的选手。
理由就是这支MDK看上去平平无奇,既没有特别精彩的个人表演,也没有什么特别惊艳的夸张场面,而且最大一个疑问就是陆飞一场比赛都没上场过,但是MDK却偏偏无惊无险的取得最后胜利。
霍希贤有理由相信,陆飞就是个幕后英雄,他在背后策划着战术,组织着进攻。
否则这样一只没有特点的队伍怎么可能连胜29场?
其实她不懂的就是战术。
陆飞的战术概括起来只得四个字:有效、实用。
在31场比赛中,MDK队员们学到了初级战术的精粹,那就是“针对”。
枪法猛的队伍,大家就靠阴、靠相互之间的走位来克制;
意识好的队伍,大家依靠刘金斯和机枪来硬扛,然后再用猴子他们三人来穿插破坏;
配合好的队伍,大家采用陆飞的“经济流”打法,一点点的消耗对方的金钱;
说到底,还是围绕着那套“枪法+气势+阵型+经济+侦察”的理论来进行的,这样一来,大家的积极性都很高,提高也快,而且打完之后大家更喜欢相互讨论。
在下一场比赛中,大家不但把这些战术运用得很纯熟,而且更是从熟练中找到了诸多战术的细微变化。
MDK在不知不觉中成长。
IM联赛也并没有难住MDK的第二次冲击。
由于仍然是线下的比赛,MDK在一周时间也成功升级到了M联赛。
15场比赛,MDK竟然以全胜战绩傲然出线。
陆飞的野心终于通过MDK迅猛的升级势头体现了出来,他的目标可不是打打杀杀就算了的,他的手指,隐隐指向P联赛。
可以说MDK的运气够好,整个
北美,强队和高手都集中在东部赛区,而西区相对来说就较少,MDK这一路高歌猛进,确实没有遇上什么特别强硬的队伍。
MDK的运气好的时候足够好,但是坏起来的时候也不是一般的糟。
这是11月份的最后一周,这一轮比赛打完,第八赛季就会结束,2001年的冬季CPL世界总决赛将在美国举行。
代表美国出征的,自然是I联赛里的豪门战队。
但是在M联赛里,还有无数队伍在为最后的升级战保级战而苦苦挣扎。
MDK现在的战绩是M级7胜1负,目前是西区最有希望升级到P联赛的一支队伍。
但是定在11月30号晚上的关键一战,陆飞做梦也想不到会碰上一支什么样的队伍。
他在CAL的主页上搜索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