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名人名言 > 第5章

第5章

忘。

——庄子

苦药利病,苦口利行。

——吴兢

良心炯炯,有过自知;知而不改,谓之自欺。

——陈确

苦言药也!甘言疾也。

——司马迁

知过而能改,闻善而能用。

——杨时

朝有过,夕改,则与之;夕有过,朝改,则与之。

——曾子

人举其疵则怨人,鉴见其丑则善鉴。

——刘安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训俗遗规》

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诗经》

苦药不瞑眩,厥疾不瘳。

——孟子

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背宣之使言。

——左丘明

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

——高诱

父子之为亲也,非得不谏,谏而不听,家贫致乱。

——计然

刺骨,故小痛在体,而长利在身;拂耳,故小逆在心,而久福在国。

——韩非

病而不能痛,则失扁鹊之巧;危而不拂耳,则失圣人之意。

——韩非

土负水者平,木负绳者正。

——刘向

非其地而树之不生,非其人而语之弗听。

——刘向

良药苦于口利于病,忠言逆于耳利于行。

——孔子

镜无见疵之罪,道无明过之恶。面失镜则无以正须眉,身失道则无以知迷惑。

——傅玄

鸟殼之卵不毁,而后凤凰集;诽谤之罪不诛,而后良言进。

——刘向

内无闻而外无辅也,是犹秋蓬恶于根本,而美于枝叶,秋风一起根且拔矣!

——刘向

夫恶犹疾也,攻之则益悛,不攻则日甚。故君子相求也,非特兴善也,将以攻恶也。

——徐干

夫人之将疾者,必不甘鱼肉之味;身之将败者,必不纳忠谏之言。

——刘昼

目短于自见,故借镜以观形;发拙于自理,必假栉以修柬。

——刘昼

君子若能听言如响,从善如流,则身安南山,德茂松柏,声振金石,名流千载也。

——刘昼

因知纳谏诤,始是太平基。

——贯休

直言好者谁?刺耳如长锥。曲言恶者谁?悦耳如弹丝。

——贾岛

古人称一言之重,侔于千金。

——吴兢

进苦口之药石,针害身之膏肓。

——苏轼

人欲自见其形,以资明镜;君欲自知其过,必待忠臣。

——司马光

良药不苦口,厥功见沉病,忠言初厌之,事至悔若何?

——欧阳修

不要为了尖锐的批评而生气——真理总是不合口味的。

——高尔基

以善规人如赠橄榄。

——蒲松龄

他山有砺石,良璧逾晶莹。

——郑世元

在一个佞人的眼中,即使有象奥林帕斯山峰一样高大的错误,也会视而不见。

——莎士比亚

引人归正是一种非常细致的工作,对人需要特别爱护珍惜,就象对一个产妇,做法的巧拙,要影响到胎儿的死活是一样的。

——一裴斯泰洛齐

倘若有人四处张扬我的短处,即使他是我的一个仆人,也成了我的主人。

——歌德

真正的英雄美人,脸上的光彩,全是本来健康血液的表现,不同于只有外表的泥菩萨,一洗之后,恰恰可以把污浊空气中所染上来的某些尘土涤净,光彩就会更焕发起来。

——艾奇思

坦率是批评最灿烂的宝石。

——迪斯雷利

被人恶意恭维的人鼻子上要长小疮。

——培根

眼睛不能瞧见它自己,必须借着反射,借着外物的力量。

——莎士比亚

供给人们的甜食已经够多了,他们的胃因此得了病:这就需要苦口的良药和逆耳的忠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