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容斋随笔 > 第57章

第57章

等,每事各为一项,建议讨论。又行下吏部,若该载未尽名色,并合取

朝廷指挥,临时参酌。追夺事件,遂为画一规式,有至夺十五官者。虽公论当然,而失职者胥动造谤,浮议蜂起。无名子因改坡语云:“清要无因,举选艰辛。系书钱,须要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旅中愁,心中闷,部中身。虽抱文章,苦苦推寻。更休说,谁假谁真。不如归去,作个齐民。免一回来,一回讨,一回论。”至大字书写贴于内前墙上,逻者得之以闻。是时,伪齐刘豫方盗据河南,朝论虑或摇人心,亟罢讨论之举。范公用是为台谏所攻,今章且叟奏稿中正载弹疏,竟去相位云。

尺八

唐卢肇为歙州刺史,会客于江亭,请目前取一事为酒令,尾有乐器之名。肇令曰:“遥望渔舟,不阔尺八。”有姚岩杰者,饮酒一器,凭栏呕哕,须臾即席,还令曰:“凭栏一吐,已觉空喉。”此语载于《摭言》。又《逸史》云:“开元末,一狂僧往终南回向寺,一老僧令于空房内取尺八来,乃玉笛也。谓曰:‘汝主在寺,以爱吹尺八,谪在人间,此常吹者也。汝当回,可将此付汝主。’僧进于玄宗,特取吹之,宛是先所御者。”孙夷中《仙隐传》:“房介然专吹竹笛,名曰尺八。将死,预将管打破,告诸人曰:‘可以同将就圹。’”亦谓此云。尺八之为乐名,今不复有。《吕才传》云:“贞观时,祖孝孙增损乐律,太宗诏侍臣举善音者,王珪、魏征盛称才制尺八,凡十二枚,长短不同,与律谐契。太宗即召才参论乐事。”尺八之所出,见于此,无由晓其形制也。《尔雅释乐》亦不载。

三给事相攻

元祐中,王钦臣仲至,自权工部侍郎除给事中,为给事姚勔驳而止。大观中,陈亨伯自左司员外郎擢给事中,为权官蔡薿所沮而出。政和末,伯祖仲达在东省,以疾暂谒告两日,张天觉复官之命,过门下第四厅,给事方会论为畏缴驳之故,所以托病,遂罢知滁州。

朱藏一诗

政和末,老蔡以太师鲁国公总治三省,年已过七十,与少宰王黼争权相倾。朱藏一在馆阁,和同舍秋夜省宿诗云:“老火未甘退,稚金方力征。炎凉分胜负,顷刻变阴晴。”两人门下士互兴谮言,以为嘲谤。其后黼独相,馆职多迁擢,朱居官如故,而和人菊花诗云:“纷纷桃李春,过眼成枯萎。晚荣方耐久,造物岂吾欺?”或又谮于黼以为怨愤。是时,士论指三馆为闹蓝。

蔡京轻用官职

蔡京三入相时,除用士大夫,视官职如粪土,盖欲以天爵市私恩。政和六年十月,不因赦令,侍从以上先缘左降同日迁职者二十人。通奉大夫张商英为观文殿学士,中大夫王襄为延康殿学士,显谟阁待制李图南为述古殿学士,宝文阁待制蔡薿,显谟阁待制叶梦得并为龙图阁直学士,宝文阁待制张近、通奉大夫钱即、右文殿修撰王汉之并为显谟阁直学士,中大夫叶祖洽为徽猷阁直学士,朝散大夫曾孝蕴为天章阁待制,朝散郎俞、朝议大夫曾孝序、中奉大夫范致明、右文殿修撰蔡肇、大中大夫孙鼛朝议大夫、王觉右文殿修撰、陈旸并为显谟阁待制朝清郎、蔡懋中奉大夫、庞恭孙朝清郎、洪彦升并为徽猷阁待制。至十一月冬祀毕,大赦天下,仍复推恩。

节度使改东宫环卫官

太祖有天下,将收藩镇威柄,故渐行改革。至于位至侍中、中书令、使相者,其高仅得东宫官,次但居环卫。凤翔王晏为太子太师,安远武行德为太子太傅。护国郭从义为左金吾上将军,凤翔王彦超为右金吾上将军,定国白重赞为左千牛上将军,保太杨廷璋为右千牛上将军,静难刘重进为羽林统军。若符彦卿者,以太师、中书令、天雄节度使直罢归洛,八年不问,亦不别除官。其庙谟雄断如是。靖康初,以戚里冒政、宣恩典,多建节钺,乃稽用此制。钱景臻以少傅安武节度,刘宗元以开府仪同三司、镇安节度,并为左金吾上将军。范讷以平凉、刘敷以保信,刘敏以保成,张以向德,王舜臣以岳阳,朱孝孙以应道,钱忱以泸川节度,并为右金吾上将军。自后不复举行矣。

宰相任怨

宰相欲收士誉,使恩归己,故只以除用为意,而不任职及显有过举者,亦不肯任怨,稍行黜徙。文惠公在相位,尝奏言:“今之监司、郡守,其无大过者,台谏固不论击。但其间实有疲懦庸老之人,依阿留之,转为民害。臣欲皆与祠禄,理作自陈,监司或就移小郡,庶几人有家食之资,国无旷官之失。”孝宗欣然听许。于是湖南转运判官任诏,改知复州,广东提举盐事刘景,改知南雄州。时太常丞阙,监左藏库许子绍欲得之,公以大超越,谕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