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顶级人物成功大智慧-韦尔奇卷 > 第13章 人才——“踢”人也3

第13章 人才——“踢”人也3

转换、加工输出,对社会做出一定贡献。然而,每个人把输入转换、

加工输出的功能有很大差异,这个差异主要表现在创造性的大小

上。绝大多数人为社会做出正输出,即做出有益的贡献。极少数

人对社会做出负输出,即损害社会利益。所谓人才,就是对社会做

出较大正输出的人。一个人是否称得上人才,最根本的就是看他

是否对社会做出了较大的贡献,除此没有别的标准。

人才在成长中必须首先有输入,就是首先努力学习,有一定的

文化修养,大量吸收知识、信息,然后把它变成自己的真实本领,再

向外释放、输出,即用于实践并对社会做出贡献。一个人的才能就

是在吸收、释放、再吸收、再释放的无限循环中增长起来的。不吸

收,不学无术,自然成不了人才,但吸收的目的是为了释放,只有不

断释放自己的才能,才有可能在实际上成为人才。

怎样正确对待德与才的关系,是人才观的一个重要问题。这

里有三种基本观点:一种是以德代才,认为只要有德就行;一种是

有才便是德,把才看得高于一切;一种是既重视德,又重视才、德才

兼备。历代的实践证明,第三种观点是正确的。

一个人是否德才兼备,是否是真正的人才,要以实践看,要听

其言、观其行。自古以来,乔装打扮、欺世盗名的大有人在,古人说

的“大奸似忠,大诈似信”即指这种情况;言过其实、名不符实的更

有之,甚至有些人虽然有一定的德、才,但不像传闻的那样,这就是

所谓的“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因此,要着重

于通过实践来识别人

才、考核人才。“器必试而后知其利钝,马必驾而后知其驽良”。

综上所述,如何提高人才素质是何等的重要。人的才能高低、

素质好坏,虽然与先天因素有关,但主要是靠后天的努力形成的。

后天因素包括教育、实践和社会环境条件,实践出真知,勤奋出人

才,时势造英雄。

提高人才素质,一是靠培养,包括组织培养和自我培养。二是

要搞好人才的个体结构。

人才既然不是天生的,那就要下力量去培养。包括组织培养,

也包括个人努力和自我培养。

对管理者来说,是否能在培养人才上肯下力气、花本钱,是检

验其事业心和领导、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准。

鼠目寸光的人,常把培养人才视为“远水不解近渴”,更有甚者

认为是“赔钱买卖”,舍不得在培养人才上投资,只顾使用,不顾培

养,在他手下工作的人,就像一盏不加油的灯,油越耗越少,灯光越

来越弱。

凡有事业心、有远见的人,懂得培养人才是根本大计,懂得“磨

刀不误砍柴工”的道理,因此舍得在培养人才上投资。

选用人才,要不拘一格,惟才是用。人才要知识化,要有一定

的文凭,但不要惟文凭不可。历史上有许多人才,他们的学历并不

高,但很有知识,如大发明家爱迪生,大文豪高尔基,还有恩格斯等

等皆是。因此,我们要学会对待人才,善于使用人才,对人才的使

用不拘一格。

韦尔奇指出:“我们把人分成三类:前面最好的20%,中间业

绩良好的70%和最后面的10%。”

他说,在GE,最好的20%必须在精神和物质上受到爱惜、培

养和奖赏,因为他们是创造奇迹的人。失去一个这样的人就要被

看作是领导的失误——这是真正的失职。最好的20%和中间的

70%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人们总是在这两类之间不断地流动。

但是,“依照我们的经验,最后的那10%往往不会有什么变

化。一个把未来寄托在人才上的公司必须清除那最后的10%,而

且每年都要清除这些人——以不断提高业绩水平,提高领导者的

素质。GE的领导者必须懂得,他们一定要鼓舞、激励并奖赏最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