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古文观止 > 第32章

第32章

他到宴会帐前,掀开帐帷向西而立,怒目圆睁,瞪着项王,因为愤怒头发都竖了起来,眼眶都裂开了。项王一见,手按佩剑,由跪坐而挺身,说:“这是什么人?”张

良说:“这是沛公的车右侍卫樊哙啊!”项王说:“真是位壮士,赐他一卮酒。”于是左右就给了樊哙一卮酒。项王又说:“赐给他猪腿!”左右就又给了他一只生猪腿。樊哙就将盾牌倒扣在地下,把猎腿放在上面,拔出佩剑切开猎腿大吃起来。项王又称赞道:“壮士!还能再饮酒吗?”樊哙说:“臣即使死也不避,一卮酒又哪里值得推辞!臣想那秦王怀有虎狼般的凶残之心,杀人唯恐不能杀绝,用刑罚惩处人,唯恐不能用其极,天下人都叛离他。楚怀王与各位将军约定道:‘谁先击破秦军攻入秦都咸阳,谁就据有秦地。现在沛公先破秦,攻入咸阳,而他一丝一毫不敢据为己有,封闭了宫室,撤军还霸上,而等待大王到来。其所以要派遣将士守卫函谷关,只是防备那些盗贼进出与意外之变啊,沛公这样劳苦功高,大王却非但不给予封侯的重赏,反而听信小人的谗言,企图诛杀有功之人,这样做,是亡秦的继续啊!臣私下以为太不合适了。”项王无言可对,就说:“坐!”樊哙就在张良旁边坐下。坐了一会儿,刘邦起身离席上厕所,接着就把樊哙也招了出来。

刘邦出来后,项王又派都尉陈平召他进来。刘邦闻召,对自己的部属说:“现在虽已出来了,但未向项王辞别,这可怎么办?”樊哙说:“成就大事业的人不可拘泥小节,讲求大节的人不必计较琐细的礼让。现在人家正像屠宰用的刀砧,我们就象砧上待人宰割的鱼肉,还告辞什么呢?”于是刘邦就离营而去,却命张良留下辞谢。张良问:“大王来的时候带了什么礼物?”刘邦说:“我带了一双玉璧,预备献给项王;一双玉斗,打算送给亚父。不料正碰到项王震怒,所以没敢献出,先生替我献上吧!”张良说:“臣恭领大王之命。”当时,项王的军队在鸿门,刘邦的部队在霸上,相距四十里路。刘邦丢下了车仗骑从,脱身后自己一人骑马,和樊哙、夏侯婴、靳彊、纪信等四人这四人持剑拥盾快步小跑一起从郦山下取道芷阳县抄小路回军。临行前,刘邦对张良说:“从这条小路到我军驻地,不过二十里罢了。先生估计我到了军中,再进去见项王。”刘邦走后,张良揣度他们已从小路到了军中,就回进项羽营帐,赔罪道:“沛公饮多了,抗不住酒力,不能向大王面辞了,所以特地命小臣张良恭捧一双玉璧,再拜进献在大王驾前;又有玉斗一双,再拜奉进在范大将军驾前。”项王问道:“沛公现在哪里?”张良说:“听说大王有意找他麻烦,已脱身独自回去,现在已经回到军中了吧!”于是项王就受下了玉璧,放在座上,范增也接过玉斗,却抛在地下,拔出佩剑将玉斗斫碎,然后冲着项庄指桑骂槐地说:“唉,无知的小子,根本不能和你一起谋事!将来夺取项王天下的人,一定是沛公刘邦啊!我们从今日起就可算已被他俘虏了啊!”

刘邦回到军中,立刻杀了曹无伤。

(赵昌平)

【注释】

(1)沛公:即刘邦,起义于沛县(今江苏省沛县),称沛公。霸上:即灞水西之白鹿原,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霸”又作“灞”。(2)左司马:武官名。《汉书·王莽传》张晏注:“月为刑,司马主武又典天,故使主威刑也。”(3)王(wàng旺):此用作动词,称王。关中:具体说法不一。均指函谷关内地区,相当于今陕西省地区。(4)子婴:秦二世胡亥的堂兄弟,赵高逼杀胡亥后,立子婴为王。刘邦破武关,子婴降,后为项羽所杀。(5)飨(xiǎng想):犒劳酒食。(6)为(wéi):使。(7)新丰:秦骊县,刘邦称帝后改称新丰,在今陕西省临潼县东。鸿门:阪名,在新丰东十七里,今名项王营。(8)范增:居剿(今安徽省巢县东。剿音巢)人,年七十辅项羽称霸诸侯,项羽尊为“亚父”,多次劝谏项羽杀沛公以绝后患,项羽不听。后沛公使反间计,项羽疑他有二心,范增遂愤而离去,中途疽发于背而死。(9)山东:战国时称秦以外六国之地为山东,因其地在崤山(在今河南洛宁县西北)之东。(10)天子气:古人以云气附会人事,说王者头上有天子气,上几句所述都是天子气的征象。《史记·高祖本纪》载,秦始皇常曰:“东南有天子气。”于是东游以压之,刘邦自疑应于自己,就逃亡到芒、荡山泽岩石之间。其妻却能不费力地找到他。刘邦问是何道理,其妻答曰:“季(刘邦字季)所居上常有云气,故从往常得季。”可与此互参。(11)左尹:楚国官名,令尹(丞相)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