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大学中庸尚书周易 > 第23章

第23章

”。只要具备“直”“方”“大”的德行,不需要学习,也不会不利。

“象传”说:“六二”这一爻的行动,顺从大地的法则,一直向前,不需要学习,也不会不利;这正是大地法则的光明伟大。

这一爻,说明直率、方正、宽大,为做人的基本态度。

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象曰:含章可贞;以时发也。或从王事,知光大也。

“六三”是阴爻,在奇数的阳位,是从属的地位,但仍然保有积极的能力。不过,“三”在下卦的最高位,已不能永远不变。

“章”是美丽的文采,必须含蓄,才能继续保持纯正。不过,美丽的文采,难以长久隐藏,随着时间,会被发现,或许不得不跟随君王,从事政务。但不可重视个人的成就,最后才能有结果,这正是智慧的光明远大。

这一爻,说明含蓄。

**:括囊;无咎,无誉。

象曰:括囊无咎,慎不害也。

“**”是阴爻,在偶数的阴位,却是上卦的最下位,虽然得正,但不得中,过于阴柔,仍然是危险的位置。

“括囊”,是将口袋收紧。象征处于危险的地位,应当收敛,谨言慎行,才不会发生过错。虽然得不到赞誉,却可避免灾祸。

在《荀子》“非相篇”中,将“括囊无咎,无誉”,指为“腐儒”,解释成乡愿。不说话,虽然不会犯错,但也不值得称赞。

这一爻,说明收敛。

六五:黄裳,元吉。

象曰:黄裳元吉,文在中也。

《左传》昭公十二年的记事中,有以下的一段话:南蒯谋反,占筮出现这一坤卦“六五”,非常高兴。但子服惠伯却规劝他说:“如果是忠信的事,则可;不然必败。”接着解释这一爻辞说:“黄是中色,裳是下饰……”这是最古老的解释。

我国古代自然哲学的五行说,认为构成物质的元素,为木、火、土、金、水;以颜色来说,各相当于青、赤、黄、白、黑;以方位来说,各相当于东、南、中、西、北。因而,黄是土,亦即大地的颜色,也是中央的颜色。五行的说法,虽然盛行在春秋战国以后,但渊源很早,难以完全否定。

“六五”在上卦的中位;因而以黄色象征。但在奇数的阳位,并不正,所以用“裳”比拟。“裳”是装饰性的下衣,比拟谦逊的态度。“黄裳”象征中庸谦逊的态度;所以说最吉祥。“文”是美丽的文采;具备象黄色下衣般的中庸谦逊的美德,最吉祥,因为内在的文采,自然会流露于外。

黄色的下衣,是命士以上的身份的人,穿黑色礼服时,穿在下面的衣服,下士穿杂色的下衣。上衣长,罩在下衣的外面,再束带。“文在中也”是说美丽的下衣,隐藏在上衣的下面,用来比拟内在的美德。

这一爻,说明谦逊。

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象曰:龙战于野,其道穷也。

“上六”已到达六爻的最高位,又是偶数的阴位,而坤卦又全部是阴爻;因而,阴已旺盛到极点,是在阴极反阳的地位,不能不与阳争。阴阳相争,亦即小人与君子,邪恶与正义相争,结果两败俱伤。所以,用两条龙在野外战斗,流着黑黄色的血来象征。天玄地黄,天地相争,所以流的血是黑黄色。

龙所以在野外战斗,是因为穷途末路,迫不得已,当然凶险。一说,这是象征暴君纣王的灭亡。

这一爻,说明极端阴柔,必然凶险。

用六:利永贞。

象曰:用六永贞,以大终也。

“用六”是指占到坤卦,六爻都是变爻,有可能全部变为阳爻时的断语。“用六”与乾卦“用九”的用意相同,即善于运用坤卦六爻的变化法则,不要被变化拘束。但不同的,乾卦“用九”,是指善用阳刚,如天的法则,创始养育万物,而不求报偿,具有主体性。而坤卦“用六”,则是运用阴柔,如顺从承受天的法则,生成负载万物,是属于从属的地位。因而,坤卦“用六”,就必须坚定的永远坚持纯正,目光远大,才能获得有利的结果。

这一爻,说明用柔的法则,以执着纯正为先决条件。

文言曰: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后得主而有常,含万物而化光。坤道其顺乎?承天而时行。

以下,是“文言传”将“彖传”的解释,进一步延伸,以儒家的伦理来阐扬。

“坤”亦即大地的法则,极柔,但行动时则刚强;极静,但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