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楚辞、千家诗、人间词话、诗品 > 第38章 千家诗22

第38章 千家诗22

迹。首联点玉台观的建造者及作者到此游览,以下两联写观

里看到的景物,其中第三句是见到的图画仙像,故说\"萧

史驻\",第四句是说观内有滕王的题咏,故说\"鲁恭留\",

第五句形容庙宇之高,故说疑\"通群帝\",第六句比喻宫阙

的深幽,故又说如\"到十洲\"。末联承接前两联的诗意,说

玉台观是人间仙境,以人们传说常有笙鹤游过作结。全诗写

景灵活,有些景物虽属想象,但不牵强,读后印象较深。

醉后赠九旭①

高适

世上谩相识,此翁殊不然。

兴来书自圣,醉后语尤颠。

白发老闲事,青云②在目前。

床头一壶酒,能更几回眠。

【注释】

①题解:张旭字伯高,排行第九,唐代苏州人。能诗工

书法,尤善草书。时以李白诗歌、张旭草书、裴旻剑舞称为

“三绝\"。旭又为饮中八仙之一,常床头置酒一壶,饮醉则

卧,醒则又饮而复卧。此诗为诗人与张旭饮,旭醉后,诗人

写了这首诗送他。

②青云:指玄宗召旭为书学博士。

【解说】

首联赞张旭不随便交朋友,以世人**作对比。颔联真

诚自然,率性而行,所谓\"挥毫落纸如云烟,脱帽露顶王公

前\"。颈联写不羡荣利,不忧贫贱,\"闲事\"\"青云\",意

态自如。末联既写其嗜酒之性又略加规劝,现在要去作书学

博士,是有公职的人了,不应再醉了又醒,醒了又醉,那是

容易遭祸的;尽朋友规劝之道,暗中照应首联,从中可见他

们之间的友谊。

这类诗好象一联一意,一盘散珠,各不相属,实则\"连

山断岭,虽相去绝远而气象联络,意若贯珠,观者知其脉理

之为一也\"(《渔隐丛话》卷十三)。这首诗有潜在的脉

络,也就隐藏着一条伏线,那就是张旭真诚,当然是美好的

品质,但不能任性,以免遭祸。即是说,以张九的品质为线

索。此等结构,评者称赞他是\"最为为文之高致\"。

旅夜书怀①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②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③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④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⑤

【注释】

①书怀:抒发内心的感慨。②危:高。

樯:桅竿。这两句说,微风吹拂着柔弱的小草,夜里岸边停泊着

高桅竿的孤舟。③阔:广阔。涌:腾跃。大江:长江。

这两句说,平野是那么的辽阔,因而天际的星儿好象低垂贴地;月亮

从江面上涌起,那月色又好似随着大江上的波浪翻腾。④若:著

名,扬名。休:休官,辞去或免去官职。这两句说,我哪里是因

为文章博得了名望?当官到了年老多病就应退休了。⑤飘飘:此

指到处飘流不定。沙鸥:这是作者即景自况的话。这两句说,

我到处飘流不定,象什么呢?:只象茫茫天地中没处栖身的沙鸥罢

了。

【解说】

这诗是在唐代宗永泰元年(765)五月,杜甫

离开草堂,乘船东下,途经渝州、忠州一带对写的。诗的前

四句写\"旅夜\"。首联写的是近景,\"微风岸\"、\"独夜

舟\"给人一种凄寂的感觉。颔联是写远景,极目远眺:两岸

空阔,天幕星垂,江流滚滚,月涌波上。这些景物的描绘,

既写了野旷岸阔,又写了诗人的孤独。诗的后四句是\"书

怀\",也就是感慨个人身世。愤慨中又带有深沉悲痛。全诗

情景亲切感人。

观李固请司马第山水图①

杜甫

方丈②浑连水,天台总映云。

人间长见画,老去恨空闻。

范蠡③舟偏小,王乔④鹤不群。

此生随万物,何处**氛。

【注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