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世界上,
共认识了多少人,见识了多少事,对一般人的成败好恶,他们看
得很清楚,这固然不用再说,就是天地鬼神的事,也是瞒不过他
们的。
有客人对我发出诘问说:“那些手持强弓长戟,去诛灭罪恶之
人,安抚黎民百姓,以此博取公侯爵位的人,我看是有的;那些
阐释礼仪,研习吏道,匡正时尚,使国家富足,以此博取卿相职
位的人,我看是有的;而那些学问贯通古今,才能文武兼备,却
身无俸禄官爵,妻子儿女挨饿受冻的人,却是数也数不清,这么
看来,哪里值得对学习那么看重呢?”我回答他说:“一个人的命
运是困厄还是显达,就好比金、玉与木、石。研习学问,就好比
琢磨金、玉,雕刻木、石。金、玉经过琢磨,就比矿、璞来得更
美,木、石截成段敲成块,就比经过雕刻的来得丑陋,但怎么可
以说经过雕刻的木、石就胜过未经琢磨的金、玉呢?所以,不能
以有学问的人的贫贱,去与那无学问的人的富贵相比。况且,那
些披挂铠甲去当兵,口含笔管充任小吏的人,身死名灭者多如牛
毛,脱颖而出者少如灵芝草;现在,勤奋攻读,修养品性,含辛
茹苦而没有任何益处的人就像日蚀那样少见,而闲适安乐,追名
逐利的人却像秋荼那样繁多,哪能够把二者相提并论呢。况且我
又听说,生下来就明白事理的是上等人,通过学习才明白事理的
是次一等的人。人之所以要学习,就是想使自己知识丰富,明白
通达。如果说一定有天才存在的话,那就是出类拔萃的人,作为
将军,他们暗中具备了与孙武、吴起相同的军事谋略;作为执政
者,他们先天就获得了管仲、子产的政教才干。虽然他们没有读
过书,我也要说他们是有学问的。现在您不能够做到这一点,又不
去师法古人的所作所为,那就好比蒙着被子睡大觉,什么也看不
见了。
人们看见邻居、亲戚中有出人头地的人物,懂得让自己的子
弟欣慕他们,向他们学习,却不知道让自己的子弟向古人学习,这
是多么无知啊。一般人只看见当将军的跨骏马,披铠甲,手持长
矛强弓,就说我也能当将军,却不知道了解天时的阴晴寒暑,分
辨地理的险易远近,比较权衡逆境顺境,审察把握兴盛衰亡的种
种奥妙。一般人只知道当宰相的禀承旨意,统领百官,为国积财
储粮,就说我也能当宰相,却不知道侍奉鬼神,移风易俗,调节
阴阳,荐贤举能的种种周到细致。一般人只知道私财不落腰包,公
事及早办理,就说我也能管理好百姓,却不知道诚恳待人,为人
楷模,治理百姓,如驾车马,止风灭火,消灾免难,化鸱为凤,变
恶为善的种种道理。一般人只知道依照法令条律,判刑赶早,赦
免推迟,就说我也能秉公办案,却不知道同辕观罪、分剑追财,用
假言诱使诈伪者暴露,不用反复审问而案情自明这种种深刻的洞
察力。推而广之,甚至那些农夫、商贾、工匠、僮仆、奴隶、渔
民、屠夫、喂牛的、放羊的,他们中间都有在德行学问上堪为前
辈的人,可以作为学习的榜样,广泛地向这些人学习,对事业是
不无好处的。
人之所以要读书求学,本来是为了开发心智,提高认识力,以
有利于自己的行动。对那些不知道如何奉养父母的人,我想让他
们看看古人如何体察父母心意,按父母的愿望办事;如何轻言细
语,和颜悦色地与父母谈话;如何不怕劳苦,为父母弄到香甜软
嫩的食品;使他们看了之后感到畏惧惭愧,起而效法古人。对那
些不知道如何侍奉国君的人,我想让他们看看古人如何笃守职责,
不侵凌犯上;如何在危急关头,不惜牺牲性命;如何以国家利益
为重,不忘自己忠心进谏的职责;使他们看了之后痛心疾首地对
照自己,进而想去效法古人。对那些平时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