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周易》十卷。
王俭:南朝齐著作家、目录学家,琅琊临沂(今属山东)
人。专心笃学,校勘古籍。著有《七志》、《宋元徽元年四部书
目》等。《四部书目》以甲、乙、丙、丁四部分类编辑,共一万五
千七百零四卷。
王弼:三国魏山阳(今河南焦作市东南)人,文学家,撰
有《周易注》。
谢炅、夏侯该:二人均不见于史传,生平不详。
谯(qiáo)周:三国蜀巴西西充国(今四川阆中西南)人。
精研六经,尤善书札,著有《法训》、《五经论》等。
《汉之书》:即晋蜀郡人常璩所撰,共十卷。常璩另著有
《华阳国志》。
晋家:指西晋。永嘉之乱后,西晋南渡建康,建立东晋。
贵:重视。省读:仔细阅读。
裸(luǒ):裸露。股肱(gōng):大腿和胳膊。
(xuān):挽起衣袖。胫(jìng):小腿。
擐(huàn):穿。
萧该:南朝梁鄱阳王萧恢之孙。性笃学,通儒经,尤精
《汉书》。
《字林》:字书。晋吕忱撰,收字万余,以补《说文》之漏,
已亡佚。
徐爰:南朝宋开阳人。官尚书左丞,巧于逢迎,明帝时
升中散大夫。
《汉书》东汉班固撰,为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研
究西汉历史的重要资料。肎:“肯”的异体字。
刘显:南朝梁沛国人,官浔阳太守,博涉群书,尤精《汉
书》,撰《汉书音》二卷。
雌黄:指一种可涂抹字迹的颜料。
闺位:非正统。意指王莽当政是篡夺皇位,不合正色正
声、本分本位。
玄黄:黑色与黄色,表正色。律吕:乐律的统称,表正
声。
名问:名誉、声望。
鸢(yuān):即老鹰。髆(bó):肩胛。
杞、宋:均为古国名。
裴:指裴骃,南朝宋南中郎参军,著有《史记集解》。徐:
指徐广,南朝宋中散大夫,著有《史记音义》。邹:指邹诞生,南
朝梁轻车录事参军,著有《史记音》。
虙(fú):姓,通“伏”、“宓”。伏羲氏:上古时期传说中的
部落酋长,教民结绳而治。
孟康:三国魏安平人,历官散骑侍郎、中书令等职,曾注
《汉书》。
皇甫谧(mì):西晋安定朝那(今宁夏固原县东南)人,终
身不仕,以著述为务。有《帝王世纪》等。
纬候:纬书和《尚书中候》的合称,泛指诸经典籍。
虙子贱:孔子弟子,鲁国人,孔子赞其为君子,任单父
宰,卓有政绩。单(shàn)父:古邑名,又作亶父,相传为虞舜师
单卷所居,故称。治所在今山东单县。宰:指邑、县级的地方
行政官。
伏生:即伏胜。西汉今文《尚书》的最早传授者,曾任秦
博士。
通:通假字。
《太史公记》:即司马迁的《史记》,又称《太史公书》,是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鸡口:鸡嘴,虽小而洁。牛后:牛的**,虽大而臭。
删:篡改。《战国策》:西汉刘向编订的有关战国时策士
谋略和言论的书籍。
延笃:东汉南阳人,博通经传及百家之言,以文章名世,
撰有《战国策论》一卷。
尸:鸡的头目。从:牛犊。
应劭(shào):东汉汝南南顿(今河南项城)人。著有《风
俗通义》三十卷。
高渐离:战国末燕国人,长于击筑。荆轲谋刺秦王时,
高渐离为之击筑于易水送别。秦一统天下后,高渐离变改姓
名,为人佣保。秦始皇闻其善击筑,命人熏瞎其目,使击筑。
高渐离于筑内暗藏铅块,扑击秦始皇,未中被杀。
庸保:受人雇用役使的人。
宋子:县名,今属河北钜鹿县。
伎: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