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百家姓、颜氏家训、朱子家训、三字经 > 第27章 颜氏家训22

第27章 颜氏家训22

可以吃的,也叫做豚耳,俗名叫马齿。江陵曾经有一位僧人,

脸形上宽下窄;刘缓的小儿子叫民誉,年龄才几岁,却异常聪明,

善于描摹事物,他看见这位僧人就说:“他的脸像马苋。”民誉的

伯父刘纟舀因此就称呼这位僧人叫荔挺法师。刘纟舀本人就是讲解

《礼记》的有名学者,尚且会这样地误解。

《诗经》说:“将其来施施。”《毛传》说:“施施,难以前进的

意思。”郑玄《笺》说:“施施,缓缓行走的样子。”《韩诗外传》也

是重叠为“施施”二字。河北本《毛诗》都写作“施施”。江南的

过去的《诗经》版本,全都单写作“施”,众人就认可了它,这恐

怕是个小小的错误。

《诗经》说:“有渰萋萋,兴雲祁祁。”《毛传》解释说:“渰,

阴雲的样子。萋萋,阴雲运行的样子。祁祁,舒缓的样子。”郑玄

的《笺》说:“古时候,阴阳调和,风雨及时,它们来时是缓缓地,

不暴烈迅疾。”按:渰已经是阴雲的意思了,为什么又不厌其烦地

说“兴雲祁祁”呢?“雲”字应当作“雨”字,是流行的写法造成

了这个错误。班固的《灵台》诗说:“三光宣精,五行布序,习习

祥风,祁祁甘雨。”这就是“雲”应当作“雨”的证据。

《礼经》说:“定犹豫,决嫌疑。”《离骚》说:“心犹豫而狐疑。”

前代学者没有进行解释的。按:《尸子》说:“五尺长的狗叫做犹。”

《说文解字》说:“陇西把犬子叫做犹。”我认为人带着狗行走,狗

喜欢豫先走在人的前面,等人等不到,又返回来迎

候,像这样来

来去去,直到一天结束,这就是“豫”字具有游移不定的含义的

原因,所以叫做犹豫。也有的人根据《尔雅》的说法:“犹的样子

像麂,善于攀登树木。”犹是一种野兽的名称,听到人声后,就预

先攀援树木,像这样上上下下,所以叫做犹豫。狐狸作为一种野

兽,又性多猜疑,所以要听到河面冰层下没有流水声,然后才敢

渡河。今天的俗语说:“狐疑,虎卜。”就是这个含义。

《左传》说:“齐侯痎,遂痁。”《说文》说:“痎是两天发作一

次的疟疾。痁是有热度的疟疾。”按:齐侯的病,本来是两天发一

次,较原来逐渐加重,所以成了诸侯忧虑的事。现在北方仍然叫

做痎疟,发音为“皆”。而世间的传本大多把“痎”写作“疥”,杜

预也没有作解释,徐仙民注音作“介”,浅薄的学者依照这个说法

为之疏通说:“患了疥疮,使人产生畏寒的症状,就转变成了疟疾。”

这是一种想当然的说法。疥癣这种小毛病,有什么值得说的,难

道会有生疥疮而转变成疟疾的吗?

《尚书》说:“惟影响。”《周礼》说:“土圭测影,影朝影夕。”

《孟子》说:“图影失形。”《庄子》说:“罔两问影。”像这些

“影”字,都应当作“光景”的“景”。凡是阴景,都是因为有光

才产生的,所以就叫做景。《淮南子》称为景柱,《广雅》说:“晷

柱挂景。”都是这样的。到了晋代葛洪的《字苑》中,才开始在旁

边加“彡”,注音为於景反。而世上的人就把《尚书》、《周礼》、

《庄子》、《孟子》中的“景”字改从葛洪《字苑》中的“影”字,

这是十分错误的。

姜太公的《六韬》,有天陈、地陈、人陈、云鸟之陈。《论

语》说:“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左传》说:“为鱼丽之陈。”俗本

多写作“阜”字旁加车乘的“车”字。按:以上几个陈队,都写

作陈国、郑国的“陈”。行陈的含义,是从“陈列”这个词中取用

过来的,这在六书中就是假借,《苍颉篇》、《尔雅》以及近世的字

书,都没有写成别的字;只有王羲之的《小学章》中,唯独是

“阜”旁加“车”字,即使俗体流行,也不应该追改《六韬》、《论

语》、《左传》中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