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莱根谭围炉夜话小窗幽记 > 第4章

第4章

”②居:占的意思。③德业:进德修业。④受事:即享受、享乐受用。享,作受解。⑤跃:越、越过。⑥修为:涵养学习。为,作学解。论语述而:“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译文】追求名利不要占在他人前头,进德修业不要落在他人后面;物质享受不要超过身分之外,涵养学习不要少于本分之内。

【评析】“利令智昏”,物欲会蒙蔽长知。人,心目中时时恋着外物,追求外物,从欲以获取外物,就会不知不觉地陷入外物的陷阱,或为物质世界所奴役,把自己原来自由自在之身失去了,于是智慧不再向最高度的形而上领城发展,人生的理想境界不再存在;于是精神生活从内部腐乱,人格随之而瓦解。造成人类幸福的物质文明,最后成了人类精神文明的克星,所以说利不妨在人后,德务必在人先,惟有这样,人性才能不断提升。

退即是进与即是得

处世让一步为高①,退步即进步的张本②;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③。

【注释】①高:超出众人之上的。②张本:为后日预留地步。③根基:基础。

【译文】应付世情以能忍让一步为可贵,退一步就是日后进一步的余地;待人接物以能宽厚一分为福祉,便利别人实在就是便利自己的基础。

【评析】“退即是进,与即是得”,即世俗所谓的“吃亏就是占便宜”,和前面“路要让一步,味须减三分”的道理相同。宋元学案上说:“胜人,人必耻,下人,人必喜;耻,生竞,喜,生敬。”人情多喜谦恭礼让,不与人争的人,常得多利,能退一步的人,常进百步,处世若欲成事见功,实应三复斯言。

骄矜无功忏悔灭罪

盖世功劳,当不得一个矜①字;弥天②罪过,当不得一个悔字。

【注释】①矜:骄、骄纵。南史郑绍叔传:“性颇矜躁,以权势自居。”②弥天:满天、滔天。阴符经:“卷之藏于心,隐于神;施之弥于天,给于地。”

【译文】即使有盖世的功劳,也承受不住一个“矜”字的消抵;纵使是滔天的罪过,也承受不住一个“悔”字的赎折。

【评析】陶觉说:“勿夸我能胜人,世间胜我者甚多。”俗语常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两句话,可为“骄矜无功、忏悔灭罪”作最浅显的说明。骄者必败,而且积极进取,立德、立功、立言,是人们理***中的分内事,以之夸耀于人,未免不知生活的目的、生命的意义。另则,知过能改,善莫大焉,内心悔念一动,可以为孝子,可以为义士,以前的罪愆都可以从此赎回。人生在世,不是向善,就是向恶;善德足以膏泽百世,恶行终是害人害己,想要做一个人真正的人,不能不细细省察。

完名让人全身远害归咎于己韬光养德

完名美节,不宜独任①,分些与人,可以远害全身②;辱行污名,不宜全推③,引些归己,可以韬光养德④。

【注释】①独任:一个人独自承当。②远害全身:远离祸害保全品节。身,自身的品节。诗大雅:“既明且哲,以保其身。”③全推:全部诿卸。推,却、拒绝、诿节的意思。④韬光养德:藏匿智能,修养德性。韬光,比喻有才能而不显露出来;韬,是藏、掩藏的意思;光,作智能、德望解。萧统陶靖节集序:“圣人韬光,贤人道世。”

【译文】有完好美善的名节,不应一个人独自承受,能够分给旁人一些,才能远离祸害,保全品德;有谤毁的行为和言语时,不应全部诿卸,必须由自己承当一些,才能掩藏智能,修养德行。

【评析】人到底无法除去名利之心,名利当前,可以视死如归。在这种情形之下,名利能够独享吗?可见名利可以成就一个人,也可以毁去一个人,“功成身退”,这话值得名利双收者细思。而一个人在成就事功的过程之中,难免有嫉妒者的多方谤毁,如果一时不忍,反会节外生枝,给人把柄。薜瑄说过这样一句话:“必能忍人所不能忍之触忤,斯能为之所不能为之事功。”事实上,本身既无愧心之事,对于那些别有居心者恶意加上的污名谤语,有必要去加以解释、消除吗?说不定因此更加深第三者的疑心。

天道忌盈卦终未济

事事留个有余不尽的意思①,便②造物不能忌我,鬼神不能损我。若业③必求满,功必求盈者,不生内变,必召④外忧。

【注释】①意思:思想。②便:即、就的意思③业:事业。④召:致、引起、引来的意思。荀子王制:“聚敛以召寇,积财以肥敌,危身亡国之道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