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莱根谭围炉夜话小窗幽记 > 第14章

第14章

【译文】古时候有道德的高僧说过:“竹子被风吹动,竹影从阶上扫过,但尘土并未飞扬。月影穿透了池沼潜到水底,但一点儿划破水面的痕迹都没有。”宋儒也曾说过:“无论水流多么的急促,但心情保持平静则反而听不到流水的声音,花瓣虽然纷纷落在地上,但是我的心情修闲,丝毫未觉落花的烦扰。”人若时常保持此种意念,则待人处世,身心都是自由自在的。

【评析】虽然物与物相接,却可以互不侵犯。“竹影扫阶尘不动,月轮穿沼水无痕”这两句话和“风动扫竹,风去而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过而潭不留影”是同一意义、同一旨趣。人生在世必须动中有静,以清晰的头脑,公正地处理世事,内心平和安祥,自然行事悠游自在了。

勘破乾坤妙趣识见天地文章

林闲松韵①,石上泉声,静里②听来,识天地自然鸣佩③;草际烟光④,水心云影⑤,闲中⑥观去,见乾坤最上文章⑦。

【注释】①松韵:风吹动松树的声音。②静里:静寂之内。③鸣佩:佩玉的声音。中国古代的达官贵人皆饰佩玉于腰间,步行时佩玉互相击触而鸣。此处乃指天地自然音乐之意。④草际烟光:草际,草中,草间;烟光,烟雾的光影。⑤水心云影:水中所映照的天空云霞的影子。⑥闲中:心中悠闭自在。⑦文章:引申作天地自然景色所谱成的文理乐章。

【译文】在林间听松风的声音,和川水击石之声,如此静静地聆听着,才发觉此等声音,都是天地自然微妙的乐曲;欣赏草边的烟光和水中的云影,心里悠闲地眺望,才体会出这般景色都是天地间最好的文章。

【评析】虽然有琴瑟笙鼓乐器弹奏的人工音乐,却不如林中松风的声音自然天成。如以宁静的心灵来观察、欣赏大自然的风景图画和优美乐章,将更能体会出自然的奥妙和伟大。人如果没有听天地自然音乐、看乾坤最上文章的耳目,就如一部没有灵气的机器一般!

猛兽易服人心难制

眼看西晋之荆榛①,犹矜白刃②;身属北邙之狐兔③,尚惜黄金。语④云:“猛兽易伏,人心难降;峪壑⑤易填,人心难满。”信哉!

【注释】①西晋之荆榛:比喻晋朝的衰亡。西晋,乃汉末继三国之后所建的国家,为魏权臣司马炎篡位以后建都洛阳;荆榛,指杂草丛生的地方。②矜白刃:意指自夸武器精良,有恃无恐。矜,自夸之意;白刃。指兵器而言。③身属北邙之狐兔:北邙,洛阳以北之墓地名,自汉代起便是有名的墓地。沈佺期邙山诗云:“北邙山上填坟茔,万古千秋对洛城。”属狐兔,意指身亡将为狐兔的食饵。④语:古语。⑤峪壑:峪是有水的山谷;壑是两山之间。

【译文】世间变化莫测,盛极必衰,西晋将乱,大将索靖指着洛阳宫门前的铜驼说:“今晋天下虽盛,他日必衰,吾将见汝於荆榛之中。”但是当时的一般达官贵人仍不知觉悟,夸逞权势,自恃有武力可以御敌。北邙山在河南洛阳城北十里,汉晋均建都于洛阳,当时人死后均葬在邙山下,早晚都会被北邙山上的狐鼠吃掉了尸身,如此一旦死后尸体都保不住了,何必还要吝惜金子呢?诚为愚浅之见啊!古语说:“虎狼虽猛烈,人可以将它制伏,却很难降服人心;沟壑容易填满,而人心却难满意。”这几

句话实在是道破了人生的真谛。

【评析】人心之贪婪无限,难以制止。当人有权有势时,只知道夸示自己的权威武力,待时衰运败身将灭亡时,仍浑然不觉,实在是可悲之至。例如:秦始皇并吞六国统一天下,收尽天下兵器铸成十二金人,并筑万里长城以防备胡人南侵。他的一切安排都为了使他的子孙世世代代做皇帝,然而他尸骨未干,强秦便灭于楚汉之手了!实在是人算不如天算,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强求而得者,必不能长久,故一昧仗恃权威而违逆天意,实在也是自作孽不可活,并非愚蠢至极?

心地能平稳安静触处皆青山绿水

心地上无风涛①,随在皆青山绿树;性天中有化育②,触处见鱼跃鸢飞。

【注释】①风涛:风浪。涛,**浪。②化育:谓天地之生成万物也。中庸:“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

【译文】心田上没有风浪(烦恼),到处都有青山绿树祥和的气象。本性中有化育之心(仁),举目都像鱼跃鸢飞的自在。

【评析】这里讲的是人在知足时对外物的感觉。本分随缘,事不强求,不但能够没有烦恼、没有忧愁,还可以使人在悠然自适之际,觉得触目所见俱是可喜可爱。庄子游于濠水之上,见鱼儿游于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