乏味,生活无聊,不如放弃无谓的争端,乐观轻松地面对生活,有时不妨放下一切,出去走走,领略一下大自然的风景,或吟诗画画,或与友人品茗聊天,放松身心,那么日子自然就过得清闲悠长,有滋有味了,正所谓“心放无私天地宽”。从江干溪畔箕踞
【原文】
从江干①溪畔箕踞②,石上听水声,浩浩潺潺,粼粼冷冷,恰似一部天然之乐韵。疑有湘灵③,在水中鼓瑟也。
【注释】
①江干:江边。
②箕踞:曲着两脚而坐。
③湘灵:湘水的女神,传说善于鼓瑟。《九歌》:“张咸池奏承云兮,二女御九诏歌,使湘灵
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
【评析】
听江中波涛的声势浩大,听清溪中流水潺潺,有时是低吟浅唱如乡间小曲,有时雄壮磅礴如交响乐,作者自己也融入了这美妙的声音中,神魂脱离身体,不禁怀疑是那神奇的湘水女神在鼓瑟弹奏,为自己助兴。这是一曲美妙的自然歌谣,充满了迷人的神韵。有书癖而无
剪裁,徒号书橱
【原文】
有书癖①而无剪裁②,徒号书橱③;惟名饮而少蕴藉④,终非名饮。
【注释】
①书癣:爱读书的癖好。
②剪裁:取舍修饰。
③书厨:比喻多读书而不能运用的人,犹言“书呆子”。
④蕴藉:含蓄有余。
【评析】
有爱好读书的习惯诚然是很可贵的,然而喜读书还要善读书,善读书还要善用书。读书的目的在于选择对自己有用的知识并融会贯通运用于实际之中,如果毫无选择,不能根据实际应用,便是对书本知识毫无见解,空有满腹诗书却不能消化运用,这样的人只能是所谓的“书橱”,空读万卷书而别无所用。
饮酒亦一样。大杯豪饮的人,不一定是善饮之士,他喝酒只不过像常人吃饭一样毫无情趣可言,如果喝了之后的满口酒味,胡言乱语发酒疯,那就只能称为嗜酒之徒,更是远离饮酒之道了。真正会饮之人,尽管他是轻抿浅酌,但也能体会到酒中浓厚的意蕴内涵。正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其中的情趣。鸟啼花落,有会于心
【原文】
鸟啼花落,欣然有会于心,遣小奴,挈瘿樽①,酤②白酒,饮一梨花瓷盏③,急取诗卷,快读一过以咽之,萧然不知其在尘埃间也。
【注释】
①瘿樽:酒瓮,口小腹大,有如树瘿;或即为以树瘿挖空为酒樽。
②酤:买酒。
③盏:小杯子。
【评析】
听到鸟儿叫声悠扬动听,看到点点花瓣渐渐飘落,大好春光可不能白白辜负了,于是沽酒助兴,把酒临风,边吟边读,一旦抛弃名利之欲求,就可以超然于尘世之外,随处可找到乐趣。以诗估酒,这是何等之雅趣啊!这样的雅趣非常人所及。东晋陶渊明也在《归去来兮辞》中表现出这样的雅兴:“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山之胜,妙于天成
【原文】
自古及今山之胜,多妙于天成,每坏于人造。
【评析】
古之人所歌咏的名山大川,多为美景天成。天然去雕饰的本来面目比人造景观更有返朴归真的意趣。这是因为人类仰赖自然提供的万物而生存,自然有它自己的生命,人类没有理由去破坏它,去改变它。人工的景色尽管也美丽如画,但它就如一个刻意修饰、矫揉做作的女子,始终不及大自然鬼父神工,天然朴实。所以,人不应该破坏自然!清闲无事,坐卧随心
【原文】
清闲无事,坐卧随心,虽粗衣淡饭,但觉一尘不淡①。忧患缠身,繁扰奔忙,虽锦衣厚味②,只觉万状苦愁。
【注释】
①一尘不淡:没有一处滋味是淡的。
②锦衣厚味:吃得好,穿得好。
【评析】
人如果能找到放松自己的方法,在闲情逸致中享受安宁平实的生活,虽然是粗茶淡饭,也不会觉得愁苦。如果整天为名利所累,万事扰心,不得安宁,即使物质生活上锦衣玉食,但精神压力不能排解,也只能愁苦万端。不刻意去占有一切的人,才能享用一切,要有超凡脱俗的修养功夫,才能进入不享用而拥有的高超境界。人的快乐有多种多样,关键在于自己的感受,物质的享受固然重要,闲适无忧的心灵享受才应该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