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焚身之可吝。’”喻世人为追求和满足自己的欲望,全忘了自己生命的安全。
②如猩嗜酒,鞭血方休: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下:“猩猩者好酒与屐,人有取之者,置二物以诱之。猩猩始见,必大骂曰:‘诱我也!’乃绝走远去,久而复来,稍稍相劝,俄顷俱醉,因遂获之。”
【评析】
世人皆有欲望,金钱欲、声名欲、权利欲,生命不息,欲望不止。人之有欲,原本无错,错只错在有欲之人不控欲,恰似飞蛾投火。一定要曾经沧海,亲历险崖,才知时世艰难,欲望无尽头,回头是岸。
饮一盅酒,诵两首诗,走三步棋
【原文】
旧无陶令酒巾①,新撇张颠②书草,何妨与世昏昏,只问吾心了了。
【注释】
①陶令酒巾:《宋书·隐逸传·陶潜》:“郡将候潜,值其酒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毕,还复著之。”
②张颠:张旭,唐人,精书法,尤其擅长草书。《新唐书》记载:“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笔,或以头濡墨而书,既醒自视,以为神,不可复得也。世呼张颠。”
【评析】
中国古代隐士的典范风采:饮一盅酒,诵两首诗,走三步棋。写四手字,绘五幅画……内心自有是非分寸,与世界一同浑浑噩噩又何妨?
以作善降祥为因果,以乐天知命为西方
【原文】
以书史为园林,以歌咏为鼓吹,以理义为膏粱,以著述为文绣,以诵读为苗畲①,以记问为居积,以前言往行为师友,以忠信笃敬为修持,以作善降祥为因果,以乐天知命为西方。
【注释】
①菑畲(zīshē):劳作耕耘。
【评析】
幽深的园林、动听的音乐、丰盛的美餐、秀雅的文绣、辛勤的耕耘……何尝不是一种心境。
暗室贞邪谁见,自心善恶炯然
【原文】
暗室贞邪谁见?忽而万口喧传。自心善恶炯然,凛于四王①考校。
【注释】
①四王:古人将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合称为四王。
【评析】
一个人是贞是邪,难逃众人之眼;一个人是善是恶,总会昭然若揭。一言一行,可要当心。
慷慨之音,人皆落泪
【原文】
冯谖之铗①弹老无鱼,荆轲之筑②击来有泪。
【注释】
①冯谖:战国时人,孟尝君的食客,出入孟尝君门下,未显其能,不被重视,于是弹铗(剑)而歌:“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孟尝君满足之。不久又复弹铗而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孟尝君又满足之。不久又复弹铗而歌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孟尝君又把他母亲接来与其同居,从此不再歌。每日驾车出游,向人展示孟尝君礼贤下士,重视门客。后自请到孟尝君封地薛为之收债,焚毁了孟尝君的全部债券,未收一文钱,却收买了薛人对孟尝君的情义。后来孟尝君被废归薛,薛民都感激孟尝君的恩德,夹道迎之。冯氏日后又为其筑成三窟,孟尝君一生从此高枕无忧。
②荆轲:战国时卫人,后到燕国,做了太子丹的宾客,受命赴秦刺秦王。临别之际,太子丹和高渐离等宾客皆着白衣送至易水。好友高渐离为其击筑(古之乐器),荆轲和而歌之,为慷慨之音,人皆落泪。至秦刺秦王不成身死。
【评析】
冯谖之铗有人听,荆轲之筑有人奏,委实是他们的幸运。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其中滋味又有何人知晓?
乍交不可倾倒,倾倒则交不终
【原文】
乍交不可倾倒,倾倒则交不终;久与不可隐匿,隐匿则心必崄①。
【注释】
①崄:通“险”,指居心叵测。
【评析】
初交也好,深交也好,皆要保留自己的心灵空间,不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因为相知越深,伤害也就越深。
书生薄命原同妾,丞相怜才不论官
【原文】
书生薄命原同妾,丞相怜才不论官①。
【注释】
①丞相怜才不论官:《汉书·公孙弘传》记载“(弘)起徒步,数年至宰相封侯。于是起客馆,开东阁以延贤人,与参谋议。弘身食一肉,脱粟饭,故人宾客仰衣食,奉禄皆以给之,家无所余。”
【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