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落寞的境地。有时被各种外在的规则之绳,系住了四肢,束缚了头颅,无法挣脱。其中许多束缚既是人为的,更多则是由于自我造成的。包括精神意志,或许已如木偶般的麻木甚或消失。但率性自适,永远会是我们心中不灭的梦想与追求。
匪直戒奢侈而可久,亦将免烦劳以安身
【原文】
亲不抬饭①,虽大宾不宰牲,匪直戒奢侈而可久,亦将免烦劳以安身。
【注释】
①抬饭:把饭举起来,以示客气。抬,举。
【评析】
繁文缛节,劳民伤财。形式当然不可废,但不必浮糜奢侈,适度即可,情诚情切即可。
溪响松声,清听自远
【原文】
溪响松声,清听①自远;竹冠兰佩②,物色俱闲。
【注释】
①清听:心神俱宁地谛听。
②竹冠兰佩:用竹做帽子,用兰花做佩饰。
【评析】
溪响松声之清,竹冠兰佩之闲,皆在人心,人心清物自清,人心闲物自闲。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原文】
堂中设木榻四,素屏二,古琴一张,儒道佛书各数卷,乐天①既来为主,仰观山,俯听水,傍睨②竹树云石,自辰至酉,应接不暇。俄而物诱气和,外适内舒,一宿体宁,再宿心恬,三宿后颓然嗒然③,不知其然而然。
【注释】
①乐天:即中唐诗人白居易,字乐天。
②傍睨(nì):向旁边看。睨,斜着眼睛看。
③嗒然:沮丧怅惘的样子。
【评析】
弹琴读书,吟赏山水能使人心绪凝聚,恬静淡然,但时间久了仍会单调乏味。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会心处不必在远
【原文】
会心处不必在远①,翳然②林水,便自有濠濮间想③,不觉鸟兽禽鱼,自来亲人。
【注释】
①会心处不必在远:此句在当时广为流传,如《菜根谭》中就有句:“会心不在远,得趣不在多。”
②翳(yì)然:阴暗的样子。翳,遮蔽。
③濠濮间想:用庄子与惠施在濠濮论辩的典故:庄、惠同游于濠梁之上,见鱼游从容,因辩论鱼是否知乐,后比喻逍遥之乐趣。
【评析】
亲近自然,不必远寻,隐没之处,一草一木,一鸟一虫,一鱼一禽,一片浮云,都会令你有所感悟,享受逍遥之乐。
筑风台以思避
【原文】
筑风台①以思避,构仙阁而入圆②。
【注释】
①风台:四面透风的台榭。
②入圆:团坐,围坐。
【评析】
动静相宜,方为完满,静思避世则筑风台,友人欢聚则构仙阁。
得闲多事外,知足少年中
【原文】
客过草堂,问:何感慨而甘栖遁①?余倦于对
,但拈古句答曰:得闲多事外,知足少年中。问:是何功课?曰:种花春扫雪,看箓②夜焚香。问:是何利养?曰:砚田③无恶岁,酒国有长春。问:是何还往?曰:有客来相访,通名是伏羲④。
【注释】
①栖遁:隐居。
②篆:道士所画的一种图形或线条,据说能驱使鬼神。
③砚田:砚台。
④伏羲:古代传说中的三皇之一,这里代指神仙。
【评析】
隐于山林者,或为时所逼,如陶潜者,或为入世作准备,如李白者,而我则二者都不是,只是性本爱丘山,喜在砚田耕作,酒国沉醉,可谓真正的隐者。
山居胜于城市
【原文】
山居胜于城市,盖有八德:不责苛礼①,不见生客,不混酒肉,不竞田产,不闻炎凉,不闹曲直,不征文逋②,不谈士籍。
【注释】
①苛礼:苛刻、严厉的礼仪。
②不征文逋(bū):不用征税。逋,拖欠。
【评析】
真正自由的生活,是将礼节、财产、权势、声名、地位、是非、赋税、等级等一切都抛于身外,让人真正成了独立的个体,恢复了自由之身。可我们真的什么也不用依恃吗?神仙还需腾云驾雾驭风而行呢?
园中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