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一介平民,无所希求,自可逍遥自在。
清闲之人,不可惰其四肢
【原文】
清闲之人,不可惰其四肢,又须以闲人做闲事,临古人帖,温昔年书,拂几微尘,洗砚宿墨,灌园中花,扫林中叶,觉体少倦,放身匡床①上,暂息半晌可也。
【注释】
①匡床:舒适的卧具。匡,正也。
【评析】
偷得浮生半日闲。节假日万众一心拥出家门,熙熙攘攘,人头攒动,终至疲惫不堪回转,何妨留守家中,随意习字临帖,弄草浇花,无所拘束,身心俱爽。
葆真莫如少思,寡过莫如省事
【原文】
葆真①莫如少思,寡过莫如省事;善应莫如收心,解醪②莫如淡志。
【注释】
①葆真:保持真性情。葆,保持。
②醪(láo):醇酒,易醉。
【评析】
好一个趋乐避苦的避世哲学,明哲保身,躲避责任,家事,**,天下事皆可不顾,如此倒成了世外高人,甚至于不时高高在上地嘲笑一下奔走呼告铁肩担道义的“俗人”。
盘餐一菜,永绝腥膻
【原文】
盘餐一菜,永绝腥膻,饭宴僧客,何须六甲行厨①;茅屋三楹,仅蔽风雨,扫地焚香,安用数童缚帚。
【注释】
①六甲行厨:烧火做饭。六甲,道教中的火神。
【评析】
仓廪实而后知荣辱,知礼节。如果任何知礼节永远停留在仓廪实之后,那么仓廪永无充足之日,生活的满意程度与欲望成正比,有人茅屋三楹即可,而有人即使数童缚帚,奴仆成群也不一定觉
得基本生存满足了。精神的提升应与物质的增长并行。
以俭胜贫,贫忘
【原文】
以俭胜贫,贫忘;以施代侈,侈化;以省去累,累消;以逆炼心,心定①。
【注释】
①以逆炼心,心定:从相反的方面来锻炼心力。
【评析】
以农业自然经济为背景的中国传统文化从来就是将“安贫乐道”与“为富不仁”联系起来。所谓“以俭胜贫”,不过是障眼法。摆脱贫困的方法固然有很多,但最重要的还是思想观念,如果一味退缩,怨天尤人,战胜贫困,不过是幻想。富未必不仁,欲望也并非就是恶,追求富裕幸福生活是人与生俱来的权利与梦想。以道家思想鼓吹的相对主义,试图抹杀贫富之间的界限,似乎竹篱茅舍与高门广厦并无区别,终不过是精神自我安慰罢了。
脱巾露顶,斑点竹箨之冠
【原文】
脱巾露顶,斑点竹箨之冠①;倚枕焚香,半臂华山之服②。
【注释】
①竹箨(tuò)之冠;用带斑点的竹笋的外皮编制的帽子一类的头饰物。竹箨,竹皮。
②华山之服:疑指僧服。
【评析】
脱巾露顶,倚枕高眠,与自然相融,精神领地无限延伸,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琐屑与空念也化为乌有。
聊消渴吻,敢讳水淫
【原文】
谷雨前后,为和凝汤社①,双井白芽②,湖州紫笋③,扫臼涤铛,征泉选火,以王濛④为品司,卢仝⑤为执权,李赞皇⑥为博士,陆鸿渐⑦为都统。聊消渴吻,敢讳水淫;差取婴汤⑧,以供茗战。
【注释】
①和凝汤社:见《清异录》:“和凝在朝,率同列递日以茶相饮,味劣者有罚,号为汤社。”和凝,五代后周人,历仕后晋、后汉,官至左仆射、太子太傅,封鲁国公。
②双井白芽:双井产的白芽茶。双井,地名,在今江西省。
③湖州紫笋:紫笋,名茶,以湖州产的最著名。
④王濛:东晋清谈家,诗人。少年时放纵不羁,为乡里不齿,后克己励行,善清言。
④卢仝(tóng):号玉川子,唐代诗人。
⑥李赞皇:唐代赵州赞皇(今属河北省)人,精于品茶。
⑦陆鸿渐:陆羽,字鸿渐,唐代人,上元初隐居苕溪,不乐仕进,闭门读书,嗜好品茶,著有《茶经》三篇,后人奉其为茶神。
⑧婴汤:洁净的水。婴,初生的女孩。
【评析】
饮茶之趣不在茶,而在乎选茶、涤器、征泉的茶经,知交好友聚首的茶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