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方向,干违背历史潮流的错事、坏事。
春秋末期,楚国伍子胥的父亲和哥哥都被楚平王无辜杀害,伍子胥历尽艰险,才逃到吴国,帮助阖闾刺杀了吴王僚,夺取了王位。接着,他又帮助吴王整军经武,使吴国的国势日益强盛。在此基础上,他协助吴王**楚国,不久攻下楚都,楚昭王逃往随国(今湖南随县南)。
伍子胥帮助吴王攻楚的目的,是为了替自己的父兄报仇。现在郢都已被攻下,可以付诸于行动了。
他首先向吴王建议,拆毁楚国的宗庙。大将孙武反对这样做。但吴王贪图楚国的地盘,一心想把楚国灭了,因此接受了伍子胥的建议。
接着,伍子胥请求吴王让他去挖楚平王的坟,以解他心头之恨。吴王说:“你帮了我不少的忙,这种小事你就瞧着办吧!”
但是,伍子胥未能马上找到楚平王的坟。后来在一个石工的指引下才知道了坟的确切地点。可是挖开坟、打开棺材一看,里面只有楚平王的衣冠,伍子胥大失所望。那石工又指点说,这上面的坟是假的,下面的才是真的坟。再挖开一看,果然有楚平王的尸体。
伍子胥一见楚平王的尸体,就满腔怒火,抄起鞭子,一气打了三百下,最后再把头颅砍下来,才解了心头之恨。
伍子胥的好友申包胥知道这件事后,派人送了一封信给伍子胥,指责他这样做太残忍了。伍子胥叫来人回话给申包胥说:“忠和孝不能两全。我好比一个走远路的人,天快黑了,可是路途还很遥远,我已弄得没有办法了,所以才故意干出这种倒行逆施的举动。”
这个“倒行逆施”的人物,最后的命运也很悲惨。他因反对吴王夫差宽容越王勾践,并且要求夫差停止攻伐齐国,遭到夫差冷遇,渐渐被疏远,最后被逼得自杀。
独当一面
当:承担,担当。这则成语的意思是独自担当或负责一个方面的工作。
汉楚相争时,汉王刘邦趁项羽率领大军攻打齐王田荣的时候,采用谋士陈平的计策,率军东进,直捣项羽的根据地彭城(今江苏徐州),并很快攻下了彭城。
项羽获悉后,暴跳如雷,立刻率精兵回救彭城,结果,刘邦的汉军被楚兵打得大败,伤亡惨重。
刘邦逃到下邑(今安徽砀山西)才松了口气。他在休息的时候,气呼呼地对张良说:“这次战败,我军损失惨重,现在士气十分低落,我想只要有人能帮我出这口恶气,打败项羽,我愿意把函谷关以东的土地全拿出来封赏给他们,以此来鼓舞士气,你看怎么样?”
张良听了。回答说:“九江王鲸布,作战非常勇猛,他虽然是楚国的将领,但他一向与项羽有矛盾;拥有一万多人马的大将彭越,不久前刚扯起反楚的大旗。这二支力量,大王可派人去和他们联络,和他们联合起来。
至于大王手下的将领,只有韩信能够担负起独当一面的重任。大王如果将关东的土地封赏给他们三个人,使他们全力帮你进攻项羽,那么项羽是一定可以打败的!”
刘邦采纳了张良的建议,派人去和鲸布、彭越联系,和他们合力攻击项羽。同时,又重用韩信,派他到黄河以北开辟战场,不久又封韩信为齐王。韩信果然不负刘邦的期望,在和项羽的战斗中接连取得了好几次胜利。
刘邦依靠韩信、鲸布、彭越的帮助,加上萧何为他建立了巩固的后方、张良不断为他出谋划策,刘邦终于取得了汉楚战争的胜利,建立了汉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