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成语故事 > 第9章

第9章

“你两个闲常在镇上抬轿时,只是鹅行鸭步,如今却怎地这等走的快?”那两个轿夫说:“本是走不动,背后好象有人在打我们一样,所以就跑得快了。”

后来人们引用“鹅行鸭步”(象鹅和鸭子走路)来形容行走迟缓。

二桃杀三士

《晏予春秋·谏下》里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春秋时代,齐国有三个勇士,名叫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这三位勇士力大艺精,非常勇敢,都立过许多大功,但他们性情刚烈,不好驾驭。

有一天,三位勇士坐在一起聊天,适逢相国晏平仲从他们面前经过。三位勇士忘了起身相迎,晏平仲为此大为不满,决心要打击陷害他们,便去向齐景公说:“公孙接、田开疆和古冶子自恃有功,口出狂言,目中无人,如果不及时把他们除掉,将会给我国带来莫大的祸患。”齐景公心想晏平仲是相国,他的意见一定有道理,于是便问晏平仲道:“怎样才能除掉这三个人呢?”晏平仲就给景公出主意说:“你用两个桃子去赏赐他们,要他们论功吃桃.三个人吃两个桃子,必然会发生争执,就让他们在争执中自相残杀而完蛋吧。”齐景公按计行事。

齐景公派人把桃子送去之后,三个勇士果然论功吃桃子。公孙接先谈自己的功劳,谈完之后,就拿了一个桃子。紧接着田开疆也谈了自己的功劳,谈完后也拿了一个桃子。最后古冶子谈自己的功劳。古冶子的功劳比他们两个都大得多,却没有得到桃子,觉得这实在是奇耻大辱,于是拔剑而立,要他们俩把桃子还转来。公孙接和田开疆见功劳比自己大的古冶子没有拿到桃子,自己功劳小反倒抢拿了桃子,感到十分羞愧,于是就拔剑自杀了。古冶子见二位勇士死了,自己十分恼恨行为失检,也拔剑自杀了。

后来人们把这个故事概括为“二桃杀三士”,用来比喻借刀杀人。

二者必居其一

《孟子·公孙丑下》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次,孟子到齐国去,齐王送他上等金一百镒,他不接受。随后他到了宋国,宋君送他七十镒金,他却接受了。他又到薛国,薛君送他五十镒金,他也接受了。孟子的学生陈臻知道这事后感到奇怪,就去问孟子:“如果你不接受齐王的金子是对的,那么后来你接受宋君、薛君的金子就不对了;如果你接受宋君和薛君的金子是对的,那么你不接受齐王的金子就不对了。在这两者之中,夫子必居一于此矣’(意思是:老师,你一定要占一样了)。”

孟子回答说:“两者都是对的。在宋国的时候,我准备远行。宋王说:‘你要远行,急需路费,就送你一点路费吧。’因为他说得有理,我就收下了。”

陈臻又问:“那你接受薛王送你的金子又是为什么呢?”

孟子回答说:“这也是需要嘛!我在薛国的时候,听说路上有危险,薛王便对我说:‘听说你需要买些兵器作戒备,就送点儿钱给你吧!’他说得有理,我也就收下了。”孟子停了一停,然后十分严肃地说:“至于齐王么,他就没有什么理由。没有理由却要送我钱,那就等于向我行贿,就是收买我。那有君子可以拿钱收买的呢?”

陈臻听了连声称赞道:“老师真好!老师真好!”

后来人们把陈臻的话说成“二者必居其一”,用来说明两者之中必定要占一样,没有别的选择。

方寸已乱

这句成语出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刘备因兵败暂时在荆州刘表处安身,刘表让他带兵驻扎在樊城。当时,有一个名叫单福的人,年轻时由于为人报仇而被官府逮捕,释放后,改名徐庶,勤奋学习,因而很有谋略,被刘备请在手下做事。不久,刘表逝世,曹操领兵来征,刘表的儿子刘琮投降。刘备势孤力单,领兵向南败走。乱军之中,徐庶的母亲失散,被曹操俘获。徐庶是一个十分孝敬母亲的人,听说母亲被曹操抓住,非常悲痛。他指着自己的心口对刘备说:“我本来想和将军你一起共同努力,建立王霸之业,这全仗我有这颗忠诚于你的心。现在,我的老母亲被曹操扣押,我的心混乱极了(原文是“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不能再为你的王霸之业作出什么贡献了,请你允许我现在就向你告辞吧。”

后来,人们把“方寸乱矣”改为“方寸已乱”,比喻心里已经乱糟糟的,变得六神无主。

反唇相讥

“反唇相讥”原作“反唇相稽”,出自《汉书·贾谊传》。

贾谊是西汉初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年青有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