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成语故事 > 第12章

第12章

笔。江淹从怀里把一支五彩笔掏出来给了他。从此,他的诗词就没有佳句了。当时人们纷纷传说,这是江淹的才能尽了。

这些虽然只是人们的传说,但是,江淹老年时的才思不及青年时期却是事实。后来,人们用“江郎才尽”来比喻某人的才思减退或本领使尽了。

坚壁清野

这句成语见于《三国志·魏书·荀彧(读yù郁)传》。

东汉末年,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有个名叫荀彧的人,从小被人认为是“王佐之才”。因为避董卓之乱,迁居冀州,袁绍早知其名,待荀彧为上宾,但荀彧看出袁绍不是能成大事的人,便投到曹操的门下,曹操大喜,任命他为司马。他随曹操南征北战,多出奇谋巧计,很受曹操的信任。

公元194年,徐州太守陶谦逝世,临死前把徐州让给了刘备。曹操想乘机夺取徐州,然后回军攻打吕布。荀彧不同意曹操的意见,他对曹操说:当年汉高祖刘邦保关中,光武带刘秀据河内,都有一个巩固的根据地,进可攻,退可守,所以虽然困难重重,却终于成了大业。现在,兖州一带就是你的根据地,不能不加以巩固。如果我们现在舍弃吕布不打而掉头去打刘备,那么,守兖州的军队留多了,攻打刘备的兵力则不足,守兖州的军队留少了,吕布则可能乘虚而入,兖州难保,而徐州也并不那么容易攻破。现在刘备把守徐州,他们那儿已经麦收。听到我们前去攻打的风声,他们必然加固防御工事,收藏好麦子,来迎击我们(原文是“今东方皆以收麦,必坚壁清野以待将军”)。这样,攻城攻不下,抢,又没东西可抢,不出十天,就会不战自败。

曹操采纳了荀彧的意见,集中兵力,很快便打败了吕布。待后方巩固后,又集中力量打败了刘备,占据了徐州。

后来,人们常用“坚壁清野”来比喻一种对付优势敌人入侵的战法。这种战法,一方面坚守据点,另一方面把据点外面的居民和各种物资全部撤走或藏起来,使入侵的敌人得不到必需的物资(特别是粮食)的供应,从而使敌军无法立足。

近水楼台

“近水楼台”又作“近水楼台先得月”,相传是宋朝苏麟的诗句。它成为典故,缘自宋朝俞文豹写的《清夜录》一书。

苏麟曾在范仲淹手下做官。范仲淹是个性情耿直、待人诚恳的人。他做杭州知州时,苏麟在杭州所属的外县做巡察。范仲淹知人善任、珍惜人才,他身边的许多僚属都由于他的推荐而担任了合乎自己理想的职务。苏麟由于远离杭州,接近知州范仲淹的机会很少,所以一直未能被提拔,心里不平。于是他写了一首诗送给范仲淹。其中有两句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其意是:靠近水边的楼台可以先看到月亮,在向阳的地方生长的花草树木,总是先发芽、开花,显露出春天的景色。苏麟用这两句诗来比喻接近范仲淹的人能先得到好处。

范仲淹看了苏麟的诗,明白了他的用意,便根据苏麟的才能和愿望,替他写了一封推荐信。

以后,人们就用“近水楼台”或“近水楼台先得月”这个成语来比喻由于个人关系比较接近,或是职务与环境方面比较便利,而优先得到利益和方便。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