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成语故事 > 第16章

第16章

他家的老保姆向他讲述了一个她亲眼看到的一件事:

一天她上街,听见有人在凄凄惨惨地哭泣,便急忙走上前去。只见一个衣着朴素的妇女抱着两个孩子;身旁一辆马车上,有位将军模样的人紧锁着浓眉。那将军对家丁低声说了几句话后,家丁便从妇女怀里强行夺走了孩子。那两个孩子哭喊着妈妈,妇女肝肠寸断地叫喊着孩子的名字。随着一声鞭响,马车带着哭喊妈妈的两个孩子远去,那妇女边追边喊,最后哭倒在车轮扬起的尘埃里。

老保姆和几个路上的人,赶紧上前搀扶起妇女。经过询问才知道,马车里是她当大将军的丈夫,新近因破敌有功,得到朝廷赏赐的二百万钱,于是在洛阳新娶了一个妙龄歌女,而抛弃了自己的结发妻子,刚才是夺走了她的两个孩子。

白居易根据这一活生生的事实,写成著名的诗篇《母别子》。写完后,白居易对老保姆说:“这类诗,如果街市上的人听不明白它的意思,那末写了也没有意思。我且读给你听听。”

说罢,他将诗缓缓地念了一遍,老保姆一边听一边点头,竟然全听懂了,白居易这才定稿。

老莱娱亲

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比喻子女想尽办法孝敬奉养父母。

春秋时,楚国有位隐士,名叫老莱子。他非常孝顺父母,想尽办法讨父母的欢心,使他们健康长寿。因为他对父母照料得无微不至。所以自己已七十岁了,父母还都健在。

为了使父母有所娱乐,老莱子特地养了几只美丽善叫的鸟,让他们弄鸟玩耍。他自己也经常引逗鸟儿,使鸟儿发出动听的鸣叫声。他父亲听得高兴的时候,总是笑着说:“这鸟声真动听!”老莱子见父母脸上有笑容,顿时感到一阵满足,心里非常高兴。

一次,老莱子的父亲望着儿子花白头发,叹着气说:“连儿子也这样老,我们在世的日子不长了!”

老莱子怕父母有这样的想法,不能长寿,便专门做了一套五彩斑斓的衣服,常常穿在身上,连走路也装成小儿跳舞的样子,使父母看了高兴。

一天,他为父母取浆上堂,不小心跌了一跤。他怕父母伤心,索性赖在地上打滚,口中还装出婴儿啼哭的声音。

老莱子装得太像了,以致父母以为他是故意跌倒打滚的。见他老是不爬起来,笑着称赞说:“莱子真会玩!快起来吧!”

劳而无功

功:功效。这则成语的意思是花了劳力,却取不到功效。形容白费力气。

春秋末年,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化的变革时期,社会的各种矛盾异常尖锐。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时常发生。孔子作为当时有名的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极力主张以仁义道德来治理国家、恢复过去周朝的礼制。他认为统治者只要用“仁义”来感化百姓、处理诸侯国之间的关系,恢复礼制,天下就会安宁。为此他曾周游列国,向各诸侯国国君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并请他们采纳。遗憾的是,他的那些政治主张并不像他的教学见解那样受人敬佩和欢迎,到处碰壁。

一次,孔子带着学生准备到卫国去游说,学生颜回便去问鲁国一个叫太师金的官吏:“我的老师孔子到处游说,劝人家接受他的主张,可是到处碰壁。这次去卫国,你看情况会怎样?”

太师金摇头说:“我看还是不行。现在战乱四起,各国国君为争地盘都在忙于打仗,对你老师的‘仁义道德’那一套非常反感,谁会去听那些不合时宜的说教呢?如蔡、陈两国就是如此。如果到卫国去游说,肯定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太师金又举例作进一步解释:“船在水里是最好的运输工具;车是陆上最好的运输工具。如是硬要把船弄到陆上来运货,那是白费力气,劳而无功。你的老师要去卫国游说,好比是把船弄到陆上去运货一样,其结果,必然是劳而无功,可能还会招灾惹祸。你们不要忘了去陈国的教训,那时你们到陈国不是没人理睬,而且七天弄不到饭吃吗?”

颜回回忆起那次去陈国的情景,不禁有些担心。他回去把此事告诉老师孔子,孔子也深有感触。但是他还是决定去卫国。结果,依然是碰壁而归。

后来,人们从这个故事里引申出“劳而无功”这句成语。

乐不思蜀

蜀:三国时的蜀国。这则成语的意思是快乐得不再思念蜀国,表示乐而忘返或乐而忘本。

公元二二三年,蜀汉的建立者刘备因病去世。他十六岁的儿子刘禅即位,称后主。刘禅是个昏庸无能的人,即位初由于丞相诸葛亮等人的辅佐,还能很好治理国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