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成语故事 > 第22章

第22章

此他反对和匈奴议和;而且建议汉武帝立即采取行动,发兵到边疆去**匈奴。

在场的官员听了,大都保持沉默,只有韩安国站出来大声反对说:“现在匈奴的兵力日益壮大,而且又神出鬼没,流窜不定。如果我们要出兵千里去围剿他,那不但很难成功,而且会给匈奴以逸待劳、得以致胜的机会。这情形就像是射出的箭矢飞行到最后没有力量的时候,连最薄的绸缎也无法穿破;狂风的尾巴,连很轻的羽毛也无法吹动一样。我们现在如果发兵**匈奴,实在是不智之举。依我的看法,倒不如和他们缔约谈和。”大家都觉得他的见解很有道理,汉武帝便采纳了韩安国的意见同意和匈奴议和,于是一场可能发生的战争就此冰消瓦解。

巧夺天工

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比喻技艺高超而又精巧绝妙。东汉末年,上蔡县令甄逸有个小女儿,长得非常漂亮,受到全家宠爱。一天,有个相面先生来到甄家,说是能未卜先知,算出一生凶吉。甄夫人非常相信,请他逐一为自己和女儿看相算命。

相面先生见到漂亮的甄姑娘后,大吃一惊,说她的相貌贵不可言,将来必定是一位贵夫人。甄夫人听了高兴极了,从此留心给甄姑娘找一个有权势的夫家。

当时,出身于四世三公的大官僚家庭的袁绍,担任冀州牧,他第二个儿子袁熙还未成亲。于是甄家托人去说亲。袁熙听说甄姑娘美丽无比,而且是官宦人家出身,请求父亲派人去提亲。这样,甄姑娘便嫁到了袁家。

后来,袁绍在与各地方势力的混战中取胜,握有四州之地,他三个儿子也各领一州。但好景不长,公元二○○年,他在官渡为曹操大败,不久病死;甄姑娘的丈夫袁熙,不久也被杀死。

当时,袁绍的夫人刘氏和甄姑娘一起住在邺城。曹操的儿子曹丕攻破邺城后进入袁府,见到甄姑娘后,被她的美貌惊呆了。他当即要她理一下披散的头发,并递过手巾去让她擦脸。离走时,留下一队卫兵保护袁府,不准外人闯入。

刘氏目睹曹丕的举动,心里暗暗高兴。曹丕走后,她对甄姑娘说,这一下咱们娘儿俩的性命保住了。果然,不久曹丕禀明曹操,派人将甄姑娘接到自己府里,并与她成了亲。

曹丕对甄夫人宠爱无比,百依百顺。后来曹丕代汉称帝,建立了魏国,甄夫人被立为皇后。当时她已四十岁,为了使曹丕长久宠幸自己,每天早晨都要花许多时间打扮。

据说在她宫室前的庭院中,有一条长得非常美丽的绿色的蛇,它嘴里时常含一颗红珠。每当甄皇后梳妆打扮的时候,它就在她面前盘成奇巧的形状。甄皇后后来注意到,这蛇每天盘一个形状,从来不重复。于是,她就模仿它的形状梳头。

时间久了,甄皇后的头发虽然是用人工梳成的,但它的精致巧妙胜过了天然的。当然,她每天的头发形状也是不同的,后宫的人都称它为“灵蛇髻”。曹丕见了后,觉得她仍然非常年轻漂亮,还是对她十分宠爱。

但是,随着年华的消逝。即使再精致巧妙的梳妆,也无法改变甄皇后失宠的命运。年轻的郭皇后终于替代了她的地位。而她由于对此不满,惹怒了曹丕,最后被他下诏赐死。

巧取豪夺

这则成语的意思是用卑鄙的欺诈的手段占有别人的财物或权利。

宋朝有位著名的书画家名叫米芾。他有个嗜好,那便是专爱收藏名人字画,为此,他不惜采用欺骗的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平日,只要听说谁家有名人字画,他就千方百计把它借来,说是观赏,其实是临摹。他可以临摹得和原作一模一样,以假乱真,然后把临摹品还给人家,自己留下真迹。有时他甚至把原作和临摹品同时给原主挑选。原主还往往上当。误选了他的临摹品。

有一次米芾在船上遇见了蔡攸,蔡攸拿出晋代书法家王羲之的真迹请他欣赏。他一看就不肯放手,一定要用一幅画同蔡攸交换。蔡攸不同意,他就苦苦哀求,纠缠不休,最后竟以投河自杀相要挟。

蔡攸无奈,只得同意交换。类似这样的事情很多,当时的人便把米芾这种伎俩,叫做“巧取豪夺”。

锲而不舍

锲,镂刻;舍,停止。不停地镂刻,比喻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荀子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他反对天命,不信鬼神,认为大自然的运行是有它的规律的。人的力量可以制服天;并主张因地制宜,使天时为农业服务,发挥人的才能,促使万物增长变化。这些见解在当时是非常进步的。

荀子又是一位有名的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