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宋词三百首 > 第5章

第5章

采桑子

画船载酒西湖好,急管繁弦①。玉盏②催传。稳泛平波任醉眠。行云却在行舟下,空水澄鲜③。俯仰留连。疑是湖中别有天。

【注释】

①急管:指管乐之声的急促。繁弦:指弦乐声的繁杂。

②玉盏:酒杯。

③空水:是说湖水清澈得似乎了无一物,可以一望无阻地见到湖底。澄鲜,形容湖水的莹洁明澈。

【简说】

上片描绘载酒游湖时船中丝竹齐奏、酒杯频传的热闹气氛。下片写出酒后醉眠船上,俯视湖中,但见行云在船下浮动,使人疑惑湖中别有一番天地。这里形容湖水的清澈,是颇为形象的。

采桑子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①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②。双燕归来细雨中。

【注释】

①狼籍:同狼藉,散乱错杂的样子。

②帘栊:窗外的帘子。

【简说】

这里画出一幅残春景象。西湖上花时已过,游人稀少;柳絮漫天,细雨霏霏。而翩翩双燕,软语**,则反衬出作者“始觉春空”的寂寞之感。

采桑子

清明上巳①西湖好,满目繁华。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②。游人日暮相将③去,醒醉喧哗。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

【注释】

①上巳:农历三月三日。

②朱轮:漆着红色的轮子。钿车:嵌上金丝花纹作为装饰的车子。这句是说装着朱轮的钿车在绿柳之下驶过。

③相将:相随。

【简说】

这是清明节游湖的盛况。特别着重描绘日暮回城时喧哗熙攘的情景。不说游人摘花归去,而只说从堤岸到城头“总是花”。这样更突出了清明游春的主题。

采桑子

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①俱鲜。鸥鹭闲眠②。应惯寻常听管弦。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③。谁羡骖鸾④。人在舟中便是仙。

【注释】

①云物:云是形容“天容”,物指水上景物。

②这句说鸥鹭听惯游船上奏乐的声音,照常睡眠。

③琼田:指月光照在水上,一片皎洁,象琼玉铺成的田地。

④骖(餐)鸾:乘鸾仙去。骖:在此义与动词“乘”同。鸾,鸟名,似凤凰。

【简说】

上片是西湖静景,天光云影、鸥鹭安眠,这是何等闲适。但“应惯寻常听管弦”句,却点出这里原是丝竹之声不断的游乐胜地。下面是西湖之夜。月白风清,平波万顷,泛舟其上,真有飘飘**之感。

诉衷情眉意

清晨帘幕卷轻霜。呵手①试梅妆②。都缘③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思往事,惜流芳④。易成伤。拟歌先敛,欲笑还颦⑤,最断人肠。

【注释】

①呵手:因初寒轻霜,而呵手取暖。

②梅妆:即梅花妆。

③都缘:都因。

④流芳:即流光,也即似水流年之意。

⑤敛和颦都是形容眉头微蹙时的神情。敛表示庄重,颦表示愁闷。

【简说】

小题目是眉意,内容写离恨。有离恨才把双眉画成远山那样长,这样也就点明了题目的含意。

踏莎行

候馆①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②摇征辔③。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愁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④尽处是春山,行人⑤更在春山外。

【注释】

①候馆:都市中接待宾客的馆舍。《周礼·地官·遗人》:“市有候馆。”郑注:“候馆,楼可以观望者也。”

②薰(xūn勋):香气。一作“芳”。江淹《别赋》:“闺中风暖,陌上草熏。”

③征辔(pèi配):辔本义为缰绳,这里代表坐骑。征辔即行人的坐骑。

④平芜:平坦的草地。

⑤行人:即闺中思妇的爱人。

【简说】

这首词表现出欧词深婉的一面,这是欧词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首。

上片写行人。由写景到抒情(离愁),又从抒情到写景。“迢迢不断如春水”是在写景的同时,以流不断的春水隐喻诉不完的离愁。李煜的“离恨恰似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清平乐》)是以春草喻离愁,但欧词则显得更为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