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宋词三百首 > 第5章

第5章

转。

下片写闺人。是由近及远,从思妇楼头到山外行人。杨慎《词品》指出石曼卿的“水尽天不尽,人在天尽头”,与本词末二句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抒写远望天边,不见行人的别恨。

生杳子

去年元夜①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领先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注释】

①“元夜”即上元节之夜(阴历正月十王日),也叫“元宵”。唐代以来元夜有观灯的风俗,所以又叫“灯节”。

【简说】上片回忆去年灯节,用灯好、月明、人团圆反映出自己欣悦的心情。“月到”两句,用圆月象征两人的爱情,一向传诵人口。

下片描写今年灯节、月依旧,只是人事已非,因此触目伤怀,不胜悲痛。

《词品》卷二将本词误作朱淑真词。后人也往往沿误。

南歌子

凤髻泥金带①,龙纹玉掌梳②。走来窗下笑相扶。爱道画眉深浅、入时无③。弄笔偎人久,描花试手初④。等闲⑤妨了绣功夫。笑问双鸳鸯字、怎生书⑥。

【注释】

①凤髻:梳成凤凰式的发髻。泥金带:用金色颜料描过的带子,束在凤髻上。

②龙纹玉掌梳;手掌形的玉梳,上面雕着龙纹。

③唐朱庆余《近试上张水部》诗:“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入时,合于时式。无,同“么”,疑问语气词。

④试手初:初次试试自己(描花)的手段。

⑤等闲:轻易,随便。

⑥怎生:怎样,如何。书:书写。

【简说】

这首词不仅刻绘出女子的头饰,还描写了她活泼的姿态、神情和语言。通过她的问话,又细腻地表现出这位新嫁娘的心理活动。

浣溪沙

湖上朱桥响画轮①。溶溶春水浸春云。碧琉璃②滑净无尘。当路游丝萦醉客③,隔花啼鸟唤行人。日斜归去奈何春。

【注释】

①这句是说作者乘坐的车子经过湖上的朱桥(指装有红色栏干的桥)。

②碧琉璃;指湖面绿净光滑如碧色琉璃。韩愈《合江亭》诗有“绿净不可唾”,亦是形容水色清碧滑净。

③萦(yíng迎):缠绕,引申为牵绊。这句是说路上当空垂下的游丝绕住醉客(作者)。

【简说】

上片以作者自我为主,写他在车中俯视湖水,只见浮云荡漾于碧净的溶溶春水之中,令人心旷神怡。

下片以客观景物为主,写游丝萦客、啼鸟唤人都极其生动。末句道出自己对湖上春光的留恋,也即无可奈何的惜别之情。

阮郎归

南园春早踏青时。风和闻马嘶①。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花露重,草烟低②。人家帘幕垂。秋千慵困③解罗衣。域堂双燕栖。

【注释】

①这句说日丽风和,游人车马很多,因此听到马叫声。

②这句说草地上低低地蒙上一层薄雾。

③秋千慵困:指打罢秋千感到倦困。

【简说】

这是写女子踏青时所闻所见,以及打罢秋千之后四周静寂的环境。这首词颇能表现欧词和婉的风格。

蝶恋花

庭院深深深几许①。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②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③。雨横风狂④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⑤飞过秋千去。

【注释】

①这句连用三迭字,为李清照所赞许:“欧阳公作《蝶恋花》,有‘深深深几许

’之句。予酷爱之,用其语作‘庭院深深’数阕,其声即《临江仙》也。”(《临江仙》并序)几许:多少。

②玉勒:玉制的马衔。雕鞍:精雕的马鞍。玉勒雕鞍:泛指华美的马车。

③章台路:汉长安章台下有章台街。《汉书·张敞传》说张敞无威仪,罢朝以后,常走马过章台街。唐许尧佐有《章台柳传》,记**柳氏事。后来因以章台为歌伎聚居之地。

④雨横(hèng)风狂:雨势头猛,风刮得凶。

⑤乱红:指落花。

【简说】

这首词的着眼点,并不是单纯的景色描绘和外貌的刻画,而是借暮春黄昏、雨骤风狂,透露出楼头思妇的内心苦闷。语言十分流利,语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