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宋词三百首 > 第6章

第6章

,造句炼字,工致华美,先是形容舞姿的曼妙,后是说明歌喉的嘹亮;点出自己当年甘心“***”,就是由于这位歌女伎艺的高超,则目前自己的心情,也就不言而喻。

下片先写别后回忆初逢,几次梦中相见,疑以为真;再写今宵重逢,转疑是梦,笔法回环宛转。“剩把”、“犹恐”,是故作曲折,疑真为梦,而由银灯证明这次并非梦境,由此充分反映出两人又惊又喜的心情。

玉楼春

东风又作无情计。艳粉娇红①吹满地。碧楼帘影不遮愁②,还似去年今日意。谁知错管春残事。到处登临曾费泪③。此时金直须④深,看尽落花能几醉⑤。

【注释】

①艳粉娇红:指落花。

②全句说人在楼中,隔帘可以看见飞花零乱,见落花就引起愁思,所以说“不遮愁”。

③两句是说不该在登临游赏时为春残花落而伤心下泪。

④:同盏。即浅而小的杯子。直须:就要。

⑤这句是说要在花未落尽之前尽情玩赏,还能有几次痛饮呢?

【简说】

通篇写落花。上片开头先怨东风无情,“又”字表示怨深愁极。次叙残花吹落满地。再写隔帘可见花谢花飞,这是以落花为“春愁”的化身。接着回想去年今日的情景。“还似”从首句“又”字引出。

下片承“去年”而来,不说春去须惜,反以惜春为“错管”,以登临下泪为多费。朱两句表面上说要及时行乐,趁花未落尽之前,饮酒赏花,恣情消遣,由此表达作者深蕴心底的沉痛之情。

本词宛转沈著,词风与李煜接近。

阮郎归

旧香残粉似当初。人情恨不如。一春犹有数行书。秋来书更疏①。衾凤冷,枕鸳孤②。愁肠待酒舒③。梦魂纵有也成虚。那堪和梦无。

【注释】

①疏:稀少。

②两句写房中绣被鸳枕形同虚设。实际上是指自己寂寞凄凉之感。

③这句说愁肠百结,只等用酒来排解。

【简说】

先恨人情不及过去;从春到秋,书信逐渐减少。再怨入夜愁怀难解;梦魂本是虚无之物,那堪连梦也不做一个。前后照应,层层深入,这也就是他胜过父亲晏殊的地方。

阮郎归

天边金掌露成霜①。云随雁字③长。绿杯红袖称③重阳。人情④似故乡。兰佩紫,菊簪黄。殷勤理旧狂⑤。欲将沈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

【注释】

①金掌:即仙人掌。汉武帝在建章宫立铜柱,高二十丈,上有仙人掌、承露盘。《文选·班固〈西都赋〉》:“抗仙掌以承露,擢双立之金茎。”张铣注:“抗,举也。金茎,铜柱也。作仙人掌以举盘于其上。”露成霜,露水遇到寒流凝结成霜。《诗经·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②雁字:雁群飞行时排列成人字、一字等形状,故称雁字。

③绿杯:指酒杯。红袖:指歌女。称:案“称”原作“趁”,改从陆校本《小山词》。

④人情:指社会上人们交往之间的情谊。

⑤狂:况周颐认为“狂”是指“一肚皮不合时宜”(《蕙风词话》)。全句是说自己又满腹牢愁而放态复萌。

【简说】

这是自抒怀抱之作,由重阳佳节引出身世感喟。

上片首二句写秋景。“天边金掌露成霜”,除“露”字外,六字都是阳声,发音嘹亮。“绿杯”句由景物转到人事,说自己本来并不留情于绿杯红袖,因此地人情近似故乡,为应付佳节而寻欢作乐。

换头(即下片的开头,又叫“过片”)以一阴两阳声对一阳两阴声。“殷勤”句,五字有三层意思:“殷勤”一层,“理”一层,“狂”一层。曲曲道出内心深衷。“欲将”句,说明佳节作乐,意在摆脱孤寂,结果是不可能,因此狂态又发作了,这是上句的注脚。末句写听歌肠断,“莫”字是自作劝解之语,不尽之意,在于言外。

思远人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奇书得①。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②研墨。浙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注释】

①得:句末助辞。全句说写好的信寄到哪里去呢?

②就:随手。旋:旋即,不久。

【简说】

本词写闺怨。开头即景起兴,因秋深而怀念远方的爱人。遥望长空,云去雁归,不见来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