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②。秋雨晴时泪不晴。
【注释】
①临平山:在杭州东北。
②荧荧:光亮貌,这里指泪珠被灯光所照时闪闪发光。
【简说】
本词作于熙宁七年七月,这时陈襄将移任南都(今河南商丘县)太守,作者写词送行。
以临平山上的高塔,来象征别后自己伫立远望的形象,再以秋雨也有睛时来和自己的别泪不干和比较,二人友谊的深厚,可以想见。
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①。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②,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③。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④,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⑤。
【注释】
①苏轼《亡妻王氏墓志铭》:“治平二年(1065)五月丁亥,赵郡苏轼之妻卒于京师,其明年,葬于眉之东北彭山县安镇乡可龙里。”作者写本词时,离王氏之死刚好十年。茫茫,不明貌,指两人生死相隔已有十年。
②千里孤坟:指王氏葬在四川,与自己相隔几千里。
③两句是说十年来自己风尘满面,两鬓斑白,衰老得很快。
④轩:指有窗槛的小室。小轩窗,小室的窗前。这四句写梦境。
⑤短松冈:种着小松树的山冈。即王氏孤坟。
【简说】
这是悼亡之作。熙宁八年(1075)写于密州(今山东诸城县)。
潘岳《悼亡诗》第一首有“寝息何时忘,沉忧日盈积”之句。“何时忘”与“自难忘”,都是形容死别之苦,忆念之深。
梦中还乡重逢,无言相对,这是借梦境说明相思之切。最后归结到月下孤坟,又反映出“无处话凄凉”的苦衷。
江城子猎词①
老大聊发②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③。锦帽貂裘④,千骑卷平冈⑤。为报倾城随太守⑥,亲射虎,看孙郎⑦。酒酣胸胆尚开张⑧。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⑨。会挽雕弓如满月⑩,西北望,射天狼。
【注释】
①傅《东坡纪年录》:“乙卯(1075)冬,祭常山回,与同官习射放鹰作。”
②老夫:作者自弥。聊:姑且。
③两句说左手牵黄狗,右臂举苍鹰,准备出猎。《梁书·张克传》:“值克出猎,左手臂鹰,右手牵狗。”
④锦帽:锦蒙帽。貂裘:貂鼠裘。
⑤千骑(jì计):形容随从乘骑之多。卷平冈:卷起平冈上的尘土。指千骑过处,卷起一片尘沙。
⑥为报:为了酬答。倾城:全城的人。太守,指一州的行政长官,宋代以“太守”为“知州”的别称。
⑦作者自比孙议,要亲自去射虎。《三国志·吴志·孙权传》:“(建安)二十三年十月,权将如吴,亲乘马射虎于庱亭。马为虎所伤,权投以双戟,虎却废。”孙郎,即孙权。
⑧这句说饮酒尽量,胸怀胆气都很豪壮。
⑨持节:拿着符节。云中:汉代郡名。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及山西西北一部分地区。冯唐:汉文帝时人。当时魏尚任云中太守,因事获罪,冯唐向文帝陈述魏尚阻击匈奴有功,不应因报功时虚报了杀敌数字而办他的罪。文帝便派冯唐“持节”去赦免魏尚的罪,并恢复他云中太守的职务,还任命冯唐为车骑都尉。见《史记·冯唐列传》。王勃《滕王阁序》亦有“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之句。这里作者是以冯庸自比。
⑩会:将要。雕弓:雕着花纹的弓。满月:弓本为半月形,尽量拉开成为满月形。
天狼:星名。《楚辞·九歌·东君》:“举长矢兮射天狼。”王逸注:“天狼,星名,以喻贪残。”《晋书·天文志》:“狼一星在东井(星)南,为野将,主侵掠。”这里以天狼喻西夏。
【简说】
本词是熙宁八年苏轼在山东密州任上所作。上片先写大队人马出猎的盛况,并以勇掷猛虎的东吴孙权自比,说明自己年富力强,正当有为之时。下片以汉文帝时的冯唐自比,希望朝廷加以录用,俾能为国效力,建树功勋。全词充满昂扬振奋的情调和强烈的同仇敌忾之心。
在
这首小词中,反映出意义重大的主题,能突破传统上以词为“艳科”、只能作为文章余事的看法,是值得予以重视的。
望江南暮春①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濠②春水一城花。烟雨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