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作。
②倾盖:停下车子。
【简说】
孔平仲这首和词,依原韵字。仍写春日谪居愁。上片写春景、春愁:湖面上春风阵阵来,红杏花儿已开败。旅舍冷清,愁肠寸断。枕上留泪痕,衣带香气已销。无聊昼眠醒来,却羡慕那成对双飞的蝴蝶。这里的春景,是撩人、残败的春景;这里的春愁,是久别、孤独的惆怅。因景生情,以情观景,诸多感慨与追忆涌上心头。下片进一步写谪人之愁:“惆怅人谁会?”是心灵的呼唤;“随处聊倾盖”是感情的驱遣。只是愁情欲遣不能遣,心绪欲安不能安。“消息断”、“花阴改”,更令人心焦。眼前只剩下一片空蒙的云海。语终接混茫,更以迷离称隽。
后苏轼由惠州再贬到儋耳,收到秦观《千秋岁》与孔仲平和词,深为所感。联想到自己和秦观一样的遭遇,也曾和
过一首词。
附苏轼和词:
千秋岁
次韵少游
岛边天外,未老身先退。珠泪溅,丹衷碎。声摇苍玉佩,色重黄金带。一万里,斜阳正与长安对。道远谁云会,罪大天能盖。君命重,臣节在。新恩犹可觊,旧学终难改。吾已矣,乘桴且恁浮于海。朱服一首
朱服(1048~?),字行中,乌程(今浙江吴兴)人。约宋哲宗元祐初前后在世。熙宁六年(1073)进士,累官礼部侍郎,知广州。因与苏轼交往,被贬海州(今江苏灌云县)团练副使。能词。被贬后作《渔家傲》以寄意。
渔家傲
小雨纤纤风细细,万家杨柳青烟里,恋树湿花飞不起。愁无际,和春付与东流水。九十光阴能有几①,金龟解尽留无计②,寄语东阳沽酒市③:拼一醉。而今乐事他年泪。
【注释】
①九十光阴:指春天,春季为九十天。②金龟:古人所佩带的饰物。典出李白《对酒忆贺监诗序》:“太子宾客贺公,于长安紫极宫一见余,呼余为谪仙人,因解金龟换酒为乐。”③东阳:郡名,在今浙江金华。作者被贬后在东阳郡斋所作此词。
【简说】
这首词为朱服借春写愁、感慨人生之作。上片描绘出一幅小雨霏霏,春风微微,柳影如烟、柳絮难飞的阴郁、躁动、朦胧、缠绵的春日图画。节序风物,感人至深。诗人各有所得、各有所感,于是各有设境、各有措辞。在这里着一“愁”字,由景入情,愿自己的愁情与春景一起都和东流水一起流走。下片写作者转而又感到春光毕竟短暂,何不及时行乐?一个折转之后,便激动起来,干脆把身上值钱的饰物全解下来,去换酒买醉。这里着一“拼”字写出了内心的矛盾、痛苦、挣扎、焦躁。但内心同时又是清醒的,尚未“拼一醉”,已经预见到今天的苦中作乐,他年忆起来必定倍感伤心。这样的结尾,令人震撼。《填词杂说》论:“填词结句,或以动荡见奇,或以迷离称隽。”这首词结句“而今乐事他年泪”于全篇至关重要,不仅道出真情,而且令人警醒。古人说“好发挥笔力处,极要用工,不可轻易放过。”这正是作者匠心安排处,但是并不让读者看出斧凿的痕迹。可谓能手矣!秦观(十四首)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后改字少游。江苏高邮(今江苏县名)人。神宗元丰八年进士。哲宗元祐初年经由苏轼推荐任秘书省正字、国史院编修官,绍圣初年,因与苏轼等交往获罪,先后被贬到郴州(今湖南郴县)、雷州(今广东海康县)等地。元符三年受命放还,走到藤州(今广西藤县)去世。有《淮海居士长短句》三卷。
秦观的诗,王安石一见就以为清新似鲍(照)谢(朓),其中有的还能反映出人民的疾苦、官吏的凶残,如《田居四首》。他还擅长写赋,苏轼看到他的《黄楼赋》后,认为他有屈(原)、宋(玉)之才。
秦观的词,远绍南唐,近受柳永影响;以长调抒写柔情,“语工而入律”(《避暑录话》)。女词人李清照曾指出:“词别是一家,知之者少,后晏叔原、贺方回、秦少游、黄鲁直出,始能知之。”(《词论》)可见秦观、贺铸,是被认为属于“当行”的词人。
由于身遭贬逐、飘零异乡,秦观词自伤身世的气氛很浓,如“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江城子》)“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千秋岁》)都突出了一个“愁”字。他的词亦颇受民间乐曲影响,如十首《调笑令》,每首咏一古代美女故事,每首之前又都有一首诗,这便是宋代歌舞相兼的“传踏体”。这种体裁和这类故事都是当时民间甚为流行的。另外,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