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美人。两句写别情。叙述自己目送美人远去,以后不再经过横塘来相会。
②锦瑟:绘着彩色花纹的瑟。《周礼·乐器图》:“饰以宝玉者曰宝瑟,绘文如锦日锦瑟。”李商隐《锦瑟》诗:“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锦瑟华年,是指美好的青春时代。谁与度:即“与谁度。”和哪个一起度过。
③琐窗:雕绘着连环形花纹的窗子。《后汉书·梁冀传》:“窗牖皆有绮疏青琐。”
④冉冉:流动貌。蘅皋:长着香草的沼泽。曹植《洛神赋》:“尔乃税驾乎蘅皋。”
⑤彩笔;南朝江淹曾梦见郭璞向他索取笔,江从怀中取出五色笔还他,后来做诗就无美句。见《南史·江淹传》。这句是说因美人不至而提笔抒怀,空有肠断魂消之句。
⑥都几许:共有多少。
⑦一川:一片平原。风絮:随风飞舞的柳絮。
【简说】
《中吴纪闻》说贺铸“有小筑在盘门之南十余里,地名横塘,方回往来其间,常作《青玉案》词云。”本词问世后被誉为“绝唱”,作者且因此获得了“贺梅子”的称号。“贺方回尝作《青玉案》词,有‘梅子黄时雨’之句,人皆服其工,士大夫谓之‘贺梅子’。”(《竹坡诗话》)
全篇以华瞻的词藻抒写“望美人兮不来”的“闲愁”。上片写美人去后,月桥花院、琐窗朱户,都不见其踪迹;怅惘之余,有虚度年华之感。“只有春知处,”是将希望寄托于姗姗来临之春天身上。下片写春日迟暮,望而不来。希望渐少,闲愁愈深,终于发出“都几许”的疑问。结末三句,都是春来横塘路上的景物,又都足以引起“锦瑟华年”的喟叹。“一川烟草”,是二三月间,“满城风絮”,是三四月间,“梅子黄时雨”,是四五月间,总之是写闲愁之多以及时间之长,使得“谁与度”的含意更为耐人寻味。
黄庭坚十分称赏本词,曾说“解道江南断肠句,只今惟有贺方回。”(《寄方回》)又叶梦得《贺铸传》中亦指出:“建中**间。黄庭坚鲁直自黔中还,得其‘江南梅子’之句,以为似谢玄晖。”《直方诗话》说本词曾使贺铸获得很高的声誉:“贺方回初作《青玉案》词,遂知名。”(《诗话总龟》九引)至于结末几句,历来众**誉,主要是写景而能融景入情。刘熙载认为“其末句好处金在‘试问’句呼起,及与上‘一川’两句并用耳,或以方回有‘贺梅子’之称,专赏此句误矣。”(《艺概》)这是说作者善于使用问句以引出下文,写景仍然为了抒愁情,且立意新奇,能兴超人们无限想象。
减字浣溪沙
楼角初销一缕霞。淡黄杨柳暗栖鸦。玉人和月摘梅花。笑捻粉香归洞户①,更垂帘幕护窗纱。东风寒似夜来些②。
【注释】
①洞户:室与室之间相通的门户。
②些(suò):语助词。《楚辞·招魂》:“魂兮归来,去君之恒干,何为乎四方些?”洪兴祖补注:“凡禁咒句尾皆称些,乃楚人旧俗。”这句是说初春时入夜东风劲吹,带来寒意。
【简说】
本词通篇写景,不作情语,而却能寄情于言外。
首句写黄昏时天际一缕晚霞正在销逝。次句指出初春淡黄杨柳中有乌鸦栖息其中。接着形容美人月下采摘梅花。下片又写她含笑回房,随即在房中垂下帘幕,使它挡住窗纱。末句夜风拂寒,是和前面人物“归洞户”、“垂帘幕”的活动相照应,并道出她对春夜的感受。
《苕溪渔隐丛话》称赏其“淡黄杨柳暗栖鸦”之句,认为“写景咏物,可谓造微入妙。”杨慎《词品》也说:“此词句句绮丽,字字清新,当时赏之以为《花间》,《兰畹》不及,信然。”其实,这首词的风格仍然不出花间范围。
六州歌头
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①。肝胆洞②。毛发耸③。立谈中④。死生同。一诺千金重⑤。推翘勇。矜豪纵⑥。轻盖拥。联飞鞚⑦。斗城⑧东。轰饮酒垆⑨,春色浮寒瓮⑩。吸海垂虹。闲呼鹰嗾犬,白羽摘雕弓。狡穴俄空。乐忽忽。似黄粱梦。辞丹凤。明月共。漾孤篷。官冗从。怀倥偬。落尘笼。簿书丛。鹖弁如云众。供粗用。忽奇功。笳鼓动。渔阳弄。思悲翁。不请长缨,系取天骄种。剑吼西风。恨登山临水,手寄七弦桐。目送归鸿。
【注释】
①五都:汉代以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为五都。唐代以长安、洛阳、凤翔、江陵、太原为五都。这里借指宋代的大都市。
②肝胆洞:肝胆相照。洞:洞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