⑧弓刀千骑(jì计):指地方官手下佩带武器的卫队。这句是说自己曾做过地方官,但仍一事无成。
⑨邵平:秦时人,曾被封为东陵侯。秦亡,在长安城东种瓜,瓜有五色,味很甜美。世称东陵瓜。这句是说自己过去因做官而使田园荒芜。
⑩觑(qù去);细看。青镜:青铜镜。这句是说细看镜中鬓发已经如此花白。
功名浪语:所谓“功名”不过是一句废话。
班超:曾出使西域,因功封定远侯,在西域三十多年,七十岁才回到京师洛阳,不久就去世。见《后汉书·班超传》。这三句是说即使象班超那样能立功于万里之外,被封为定远侯,但回来后不久就死去,说明他的“归计”已是太迟了。
【简说】
作者在贬谪后退居故乡时,曾修葺了东山的“归去来园”。本词不仅写出园中景色,还叹恨自己为功名而耽误了隐居生涯。作者的“儒冠误身,”“功名浪语”,都是经过宦海风波以后的愤激之词,并不是一味消极。赵令畴一首
赵令畴(1051~1134),字德邻,涿郡(今属河北)人。宋太祖次子燕王德昭之玄孙。哲宗元祐时签书颍州(今属安徽)公事。与秦观、朱服、李之仪等人因接近苏轼,遭致**排斥。罚金,入党籍。后为右朝请大夫,迁洪州(今江西南昌)观察使等。绍兴初,袭封安定郡王。卒赠开府仪同三司。其词凄婉柔丽,极近秦观。曾以十二首《商调蝶恋花》组成一套鼓子词,曲曲敷陈张生、莺莺故事,以金元请宫调套曲之选声。有《候鲭集》《聊复集》。后一种今不传,有近人赵万里辑本。
菩萨蛮
春风试手先梅蕊,姿冷艳明沙水①,不受众芳知,端须月与期。清香闲自远,先向钗头见②。雪后燕瑶池③,人间第一枝。
【注释】
①:色美。《楚辞·远游》:“玉色以脕颜兮。”
②钗头:妇女的头饰,多为金玉器。
③燕:同,即宴。瑶池:相传为西王母居住的仙境。
【简说】
赵令畴的这首咏物词,通篇正面描写梅花,强调梅花的独占花魁,人间第一,是一篇值得吟赏的佳作。
唐贺知章著名的绝句《咏柳》云:“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亏得作者想得新颖有趣,赵令畴也仿效他在起句云:“春风试手先梅蕊,”春风以一双灵巧的手,剪制了朵朵吐蕊的梅花。突出“先”字,表示梅花独占春先。下面先正面描摹梅花的冷艳绝俗,必须用净水,明沙陪衬,再具体赞美梅花的品格高雅:“不受众芳知”,不与众芳为伍,不受百花朝贺。“端须月与期”,只要与明月相随相伴。林逋咏梅的千古名句是:“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欲写梅花的格调与风韵,不能不写清水与明月。只有冰清玉洁的环境,才显出梅花的灵动、高雅、清逸、纯洁。这里赞美的不止梅花,兼透露诗人的思想与寄托。看来它又不是一般的咏物词,而是以梅寓人,寄意遥深之作了。下片,进一步写梅,写人。“清香闲自远,先向钗头见”。除梅的丰姿外,独写她的清香。“闲自远”的意思,和唐王国维说他的“木末芙蓉花”“纷纷开自落”(《辛夷坞》意境相同。这芙蓉不是为哪个人发出红萼的;那梅也不是为哪个人发出清香的。不过,陡然一转,倒情愿领先连同钗饰
插在那位美人头上。这里和:“不受众芳知,端须月与期”一样,都是一正一反的写法。有正有反,才现出梅的全貌。插花的“美人”是来自《楚辞》的比兴寄托,如杜甫诗中“幽居在空谷”的佳人(《佳人》);苏轼文中“望美人兮天一方”的美人(《前赤壁赋》),也就是与梅同调的高人洁士。又用一个“先”字,再一次点明梅之不同于群艳。最后,诗人以浪漫主义的想象结束,使他对梅的赞美达到了顶峰。“雪后燕瑶池,人间第一枝。”梅花不仅不畏冰雪,反在冰雪中预报春信。因此,人间天上,她不愧为仙品。天上,她是瑶池宾客。人间,她表现了人类纯美与至善之高标。一直到最后,读者才恍然了悟这梅为什么是人间第一枝。不仅她占得春先,更重要的是她的洁质清品,那必须以水、月、雪、美人、仙子相搭配的高标。这首词写得如此深婉有致,恐怕和赵令畴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中饱经忧患的考验有关吧。仲殊
仲殊,俗姓张,名挥,安州(今湖北安陆)人,生卒年不详。曾举进士。因与妻不和,弃家为僧,法名仲殊,字师利,人或称僧挥。因好食蜜,苏轼戏称之“蜜殊”。住苏州承天寺,杭州吴山宝月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