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宋词三百首 > 第22章

第22章

吊影:形影相吊,这里指孤单无靠。

⑧鼍(tuó驼):亦称“扬子鳄”。鼍鼓:用鼍皮蒙的鼓。这里形容鼾声如鼓。这两句说,看到祖国山河被金统治者侵占,而朝廷却主张妥协议和,心中感到无限悲伤。人们如此沉睡不醒,自己这样孤独无依,只能空有伤感而已。

⑨这两句用东晋祖逖和刘琨闻鸡起舞的故事。见《晋书·祖逖传》。

⑩十年一梦:宋高宗赵构建炎元年(1127)在南京(今河南商丘县)称帝,建立南宋王朝后,准备迁至扬州。李纲曾反对。建炎三年,金兵南侵,宋高宗从扬州出逃,最后定都临安(今浙江杭州)。从建炎元年到绍兴八年(1138),大约有十年光景。路:宋朝行政大区的名称。这句说,回顾从扬州仓皇出逃以来的十年光景,仿佛是做了一场梦。

高寒:高楼寒气袭人。

骄虏:骄横的金兵。

要斩楼兰:李白《塞下曲》:“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西汉傅介子出使西域,曾设计在宴席上刺杀攻击汉使者的楼兰王。这里以楼兰王比喻金统治者。

琵琶旧语:汉元帝时,宫女王昭君出塞嫁于匈奴。相传王昭君善于弹琵琶,后有乐曲《昭君怨》。这里作者借用这个典故是讽刺南宋朝廷向金统治者屈辱投降。

谩。同“漫”,徒然的意思。涩(sè色):不滑润。铜华:即铜锈。这句说,白白地使宝剑蒙上尘土,生了铜锈,显得没有光泽。

谪仙:唐代大诗人李白的称号,见《新唐书·李白传》。这里以李白比喻李纲。平章:评论。

苕溪:水名,在浙江省,源出天目山,流经吴兴入太湖。这是两宋文人游览的风景区。

垂纶(lún仑):即垂钓。纶,钓鱼用的丝线。传说商朝的吕尚曾在渭水垂钓,后来遇见了周文王,故后世又以垂钓指隐居。这里是说,请你发表评论吧,在朝廷主和派得势、国难当头的情况下,我们怎么能够不问**,在苕溪游览过着隐居的生活呢?

这句说,要乘风高飞,就是希望李纲要为抗金事业再作贡献。

【简说】

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南宋向金屈膝求和已成定局,但朝廷内外的主战官员仍纷起反对。这时李纲知洪州(今南昌市),闻讯上书,反对和议,后罢居长乐。张元于当时寓居福州,为李纲上书坚持抗金的精神所感动,写了

这首词送他,表示支援,反映了作者坚定的抗金爱国立场和主持正义、不怕投降派压制打击的斗争精神。词的风格豪迈,感情悲壮、激愤。

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①

梦绕神州路②。怅秋风、连营画角③,故宫离黍④。底事昆仑倾砥柱⑤,九地黄流乱注⑥。聚万落千村狐兔⑦。天意从来高难问⑧,况人情老易悲难诉⑨。更南浦⑩,送君去。凉生岸柳催残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度。万里江山知何处,回首对床夜语。雁不到,书成谁与。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举大白,听金缕。

【注释】

①胡邦衡:胡铨,字邦衡,南宋初期坚持抗金的著名爱国人士。待制:皇帝的顾问官。按:胡铨任待制在秦桧死后,这里可能是后人所加。

②神州:一般称中国,这里指中原地区。这句说,连做梦也在想念被金统治者占领的中原地区。

③怅(ɡ唱):失意哀伤。画角:有彩饰的军中号角。

④故宫:这里指汴京(今河南开封市)的宫殿。离黍:《诗经·王风·离黍》:“彼黍离离”,写周平王东迁以后,西周故都荒废,宫殿旧址长满了庄稼。后世以此表现故国之思。这两句是说,在萧瑟的秋风中心情伤感、烦闷,仿佛听到无数的兵营吹起了悲哀的号角,而汴京的宫殿已经长满庄稼,荒凉不堪。

⑤底事:何事。昆仑:昆仑山。砥(dǐ底)柱:砥柱山,亦称底柱山,黄河急流中的山岛,在今河南三门峡。倾砥柱是比喻宋王朝的颠危。

⑥九地:遍地。黄流乱注:这里以黄河水流泛滥来比喻金兵的侵犯。

⑦狐兔:这里比作金兵。

⑧天意:杜甫《暮春江陵送马大卿公恩命追赴阙下》:“天意高难问,人情老易悲。”这里借用来指皇帝身居高位,用心难测,表示对朝廷议和的不满。

⑨人情老易:指人们忘记了亡国大仇。

⑩南浦:泛指送別的地方。这几句的意思是说,宋高宗忍辱求和的意图是没法了解的,况且人们忘掉了亡国大仇,尽管人老易悲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