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宋词三百首 > 第26章

第26章

未渠央:渠,同遽,急遽。央,尽。这句说,这种神仙起舞歌唱的乐趣没有很快消失。

【简说】

本词抒写泛游湘江的感受。面对清幽的自然景色,作者以优美的语言,丰富的想象来表达自己的胸怀。他写“蝉蜕尘外”和“湘妃起舞”,不仅表现了作者要象屈原那样身处浊世而不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而且具有鲜明的浪漫色彩。

水调歌头金山观月①

江山自雄丽,风露与高寒②。寄声月姊③,借我玉鉴此中看④。幽壑鱼龙悲啸⑤,倒影星辰摇动⑥,海气夜漫漫⑦。涌起白银阙⑧,危驻紫金山⑨。表独立⑩,飞霞珮,切云冠。漱冰濯雪,眇视万里一毫端。回首三山何处,闻道群仙笑我,要我欲俱还。挥手从此去,翳凤更骖鸾。

【注释】

①金山:金山寺,在江苏省镇江市。

②风露:指秋风、白露。

③月姊:这是拟人化的手法,称月亮为姐姐。

④玉鉴:镜。

⑤幽壑:指深沟。

⑥星辰:即星。

⑦海气:指海上蜃气,俗称海市蜃(shèn慎)楼。古代传说海傍蜃能吐气形成楼台城市的景物,实际上是由于光线的折射面形成的一种自然景象。漫漫:遥远,无边际。

③白银阙:指月宫。

⑨驻:车马停留。紫金山:这里指金山,在镇江市。

⑩表独立:表,特。形容山神的处境高渺幽远,隔绝人世。见屈原《九歌·山鬼》。

飞霞珮:古时系在衣带上的装饰。珮,同佩,玉饰。

切云:高冠名。见屈原《涉江》。

漱冰濯雪:指作者浸沉在如冰雪那样洁白的月光里。

眇视:小视。毫端:这里比喻细微。

三山:古代传说海上有三神山,即方丈、蓬莱、瀛洲。

翳(yì亿)凤更骖鸾:即以风羽做华盖,用鸾鸟来驾乍。

【简说】

本词是作者在镇江金山寺夜间观月时作。词中描写雄丽的长江倒映着月亮、星星,随波摇动,壮阔的水光

月色,令人心旷神怡。词的下片着重写作者欲登仙而去,笔力自在,潇散**,富有浪漫的想象,显示了作者心胸开阔和英气奇特。

念奴娇过洞庭①

洞庭青草②,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界琼田三万顷③,著我扁舟一叶④。素月分辉,明河共影⑤,表里俱澄澈⑥。怡然心会⑦,妙处难与君说。应念岭海经年⑧,孤光自照⑨,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⑩。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注释】

①洞庭:即洞庭沏,在湖南省境内。

②青草:湖名,以湖中多生青草,故名青草湖。在湖南省岳阳市西南,和洞庭湖相连。

③玉界琼田:形容湖中月光皎洁。三万顷:形容湖面的广阔。

④扁舟:小船。一叶:形容小船象一片树叶在水面飘荡。

⑤明河:即天河。

⑥表里:这里指上下。

⑦怡然:愉快的样子。

⑧岭海:一作“岭表”,指两广之地。作者曾任静江知府兼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罢官后,又起知潭州(今湖南长沙市)。经年:经过了一年。

⑨弧光:这里指月亮。

⑩萧骚:萧条凄凉,这里指头发稀疏。这句说,尽管我的头发越来越稀疏,衣服也单薄,但却是安稳地坐着船儿在广阔的湖面上飘泊。

挹(yì义):舀取出来。

细斟:慢慢地往杯子里倒酒。北斗:星名,有七颗星排成象舀酒的斗形。

万象:外界的一切自然景象。

舷(xián弦):船的左右边。这句说,感情激动地敲打着船边独自氏啸。

【简说】

本词作于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作者从广西落职北归,在中秋前夕路过洞庭时写下这首词。上片写湖光水色、交相映辉的壮丽的自然景色;下片写作者怡然心会的坦荡高洁的胸怀。词中作者完全沉醉在大自然的优美境界中,兴会洋溢。他以江水作酒浆,把北斗当酒杯,一切自然景象为宾客,富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表现了作者独特的艺术造就和风格。

浣溪沙

霜日明霄水蘸空①。鸣鞘声里绣旗红②。澹烟衰草有无中③。万里中原烽火北④,一尊浊酒戍楼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