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春风那样不爱惜名花美女。
⑦金屋:汉武帝为胶东王时对他姑母说:“若得**,当作金屋贮之。”见《汉武故事》。
⑧玉龙:笛名。韩偓《梅花》:“龙笛远吹胡地月,梅花初试汉宫妆。”上用昭君事,下用寿阳事。
⑨恁时:何时。
⑩横幅:画幅。唐崔櫓《梅花》诗:“初开已入雕梁画,未落先愁玉笛吹。”这两句写画里的梅花。
【简说】
本词以美人为喻,比拟梅花的孤洁,并显示范成大的清高品格。起句写梅,次写梅花之神,引出昭君月夜归来化作梅花,由此联系到梅花飘落寿阳公主额上事。“莫似”、“不管”,是照应二人之事而以虚笔出之,则“安排金屋”也不是实指,而是与“此花幽独”前后呼应,以示慰藉之情。最后又作跌宕,写落梅在玉笛哀音中随波远逝。但见小窗横幅,梅影疏淡,空留无限怅恨。
历来多认为本词有所寄托,特别是“昭君不惯胡沙远”之语,多谓指徽、钦二宗及其后妃。如张惠言说本词“更以二帝之愤发之,故有‘昭君’之句。”(《词选》)郑文焯校《白石道人歌曲》中亦说:“此盖伤心二帝蒙尘,诸后妃相从北辕,沦落胡地,故以昭君托喻,发言哀断。考唐王建《塞上咏梅》诗曰:‘天山路边一株梅,年年花发黄云下;昭君已没汉使回,前后征人谁系马?’白石词意本此。”其实《暗香》、《疏影》是应范成大之请而作的咏梅词。咏梅而意在赏梅之人,并结合范成大的经历、品格,爱好寄托了家国之恨。《暗香》直接写赏梅之人。《疏影)以美人喻梅,并将梅花与历史上的美人联系运化,借此透露出赏梅之人的高洁情操与家国隐恨。
鬲溪梅令
丙辰①冬,自无锡归,作此寓意。
好花不与殢香人②,浪粼粼③。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玉钿何处寻④?木兰双桨梦中云⑤,小横陈。漫向孤山山下觅盈盈⑥,翠禽啼一春。
【注释】
①丙辰:宋宁宗庆元二年(11**)。
②殢香:羡慕花香,即爱花的意思。殢,羡慕。
③粼粼:水拍在岩石上的声音,这里泛指水声。
④玉钿:玉制的首饰,这里借代女子。
⑤梦中云:梦中所见到的女子。宋玉的《高唐赋》中,说楚襄王梦见的巫山神女,自称“旦为朝云,暮为行雨。”因此称女子为“朝云”或“云”。
⑥盈盈:体态柔美。古诗:“盈盈楼上女。”这里指梦中的女子,即意中人。
【简说】
这首小令主要是写作者对他那位合肥恋人的思念。在小序中“作此寓意”虽不明朗,但联系他同期作品《江梅引》的小序来看,就知道作者的寓意是“将指谁(合肥)而不得,因梦思以述志。”也就是说,想念合肥的恋人而不能去看她,只好写梦中所见来表达情思。本词用比兴手法,形象鲜明,音节谐婉,情感真挚,意味深远,过去被人们激赏,并为之谱曲歌唱。词的开头以落花起兴,“好花”二句,写落花随流水而逝,本暮春景象,兼喻惜花者而不能保留花,多情者而不能保留情人。”又恐春风”二句承上启下,由思想之甚转入下片之梦思。这里所引典故,牵涉到杜牧的遗事。据《太平广记》所载。略谓杜牧在湖州见一美色小女,送聘礼后约过十年来娶。过后十四年杜牧才来,女已嫁人,且生三子。杜牧乃赋诗自伤:“自恨寻芳到已迟,往年曾见未开时。如今风摆花狼藉,绿叶成阴子满枝。”作者的“绿成阴”就是用杜牧的原意,恐怕合肥女子或已嫁人,再无法寻找了。下片“木兰”二句写梦境,也是过去与情人“携手西湖”的回忆。末二句以景结情,语意含蓄。正如唐圭璋所评:“虚处传神,言在意外,余味无穷。”
鹧鸪天
已酉①之秋,苕溪②记所见。
京洛风流绝代人③,因何风絮落溪津④笼鞋浅出鸦头袜⑤,知是凌波缥缈身⑥。红乍笑,绿长⑦,与谁同度可怜春?鸳鸯独宿何曾惯,化作西楼一缕云⑤。
【注释】
①已酉:宋孝宗淳熙十年(11**)。
②苕溪:在今浙江省湖州市,一名苕水。
③京洛:河南洛阳,是东周的京都,这里借指汴京。绝代人:绝代佳人。杜甫诗:“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④风絮:随风飘流的柳絮,这里借喻“京洛佳人”。溪津:苕溪渡口。津:渡口。
⑤笼鞋:衣裙遮住了鞋子。鸦头袜:古代女子穿的分出足指的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