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宋词三百首 > 第38章

第38章

其中(指人已亡故,雁不传书)。

哀筝:筝音调凄怨,故称哀筝。柱:用来系弦。这句是说徒然将相思苦情弹入哀弦(指无人能领略)。

《楚辞·招魂》:“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这里用《招魂》词意悼念爱人。

【简说】

《莺啼序》是词中最长调,共四叠,二百四十字。这种调子作者曾写过三首。

第一段以暮春景色兴起离情,归燕、画船、吴宫是用来概括清明以后的湖上景致。

第二段追叙西湖旧游,也即回忆当时湖上的一次艳遇,以及聚会之后又匆匆分别。

第三段写别后物是人非。自身寄寓水乡。因思念而追访旧地,得知爱人已经长逝,只余下当初分别时的壁问题诗。

第四段抒发相思愁绪。目叔天边,爱人不见;自叹年华老去,空留遗物,想把此情写入书信而苦于无处可寄,想以悲思弹入哀筝而叹息断魂难招。这是第二、三两段所记离合情事的结局。第一段所写的离情,亦在此收束。

本词以大开大阖之笔,叙悲欢离合之情。结构布局,做到曲折尽致而又舒卷自如。又十分注意炼字琢句、追求新奇,显得过分修饰辞藻,且多使用典故,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内容的表达。

八声甘州陪庾幕诸公游灵岩①

渺空烟四远,是何年、青天坠长星②。幻苍厓树,名娃金屋,残霸空城③。箭径酸风射眼④,腻水染花腥⑤。时靸双鸳响,廊叶秋声⑥。宫里吴王沈醉⑦,倩五湖倦客,独钓醒醒⑧。问苍天无语,华发奈山青⑨。水涵空、阑干高处,送乱鸦、斜日落渔汀⑩。连呼酒,上琴台去,秋与云平。

【注释】

①庾:仓库。幕:帐幕。本指将军所住的地方,后泛称官衙。庾幕,指提举常平仓司的幕僚

。灵岩:今江苏吴县西三十里,天平山之南,上本有吴馆娃宫,琴台,响屧廊等古迹,见《吴郡志》。

②坠长星:指大星化而为石(灵岩)。这两句是写长空一色,渺远地延展到四边,脚下的灵岩山不知是那年从空中坠落下来的大星。

③幻:想象之意,总领下面三句。厓:同“崖”,山边。名娃:指越国献给吴王夫差的美女西施。金屋:本指汉武帝要给表妹**(即陈皇后)居住的宫室。见《汉武故事》。这里借指西施所住的馆娃宫。残霸:吴王夫差一度和晋国争霸中原,后被越国所灭,不能完成霸王之业,故称残霸。这三句是幻想远古时长星落下化作苍岩丛树。历史上吴王在此造下称霸不长的宫城,盖了给西施居住的宫室(这里暗示吴王功业不长是由于宴安佚乐)。

④箭径:灵岩山上有采香径,即箭径。范成大《吴郡志》卷八:“采香泾(径)在香山之傍,小溪也。吴王种香于香山,使美人泛舟于溪以采香。今自灵岩山翌之,一水直如矢,故俗各箭泾。”酸风射眼:冷风吹过来使眼睛发酸。

⑤腻水:杜牧《阿房宫赋》:“谓流涨腻,弃脂水也。”花腥:花的气味。这句是指花朵上染了脂粉水的香味。

⑥鞭(sǎ洒):拖鞋。这里作动词用,即穿拖鞋。陶宗仪《辍耕录》卷十八“靸鞋”:“西浙之人,以草为履,而无跟,名曰靸溪。”双鸳:妇女的绣鞋。廊:指响屧廊。《吴郡志》:“响屧(木屐)廊在灵岩山寺。相传吴王令西施辈步屧,廊虚(空)而响,故名。”这两句是说现在听到叶落廊上的声音,仿佛是当年西施的木屐响。

⑦吴王沈醉:指夫差沉溺声色,如在醉梦之中。

⑧倩:请人代做。五湖倦客:指范蠡。赵晔《吴越春秋》记大夫范蠡辅佐越王灭吴后,“乘扁舟,出三江入五湖,人莫知其所适。”韦昭注:“胥湖、蠡湖、洮湖、滆湖就太湖而五。”(灵岩山面临太湖)。独钓醒醒:指范蠡功成身退,乘舟垂钓湖上,十分清醒。《楚辞·渔父》:“众人皆醉我独醒。”两句是指越王派范蠡灭吴,事成后范蠡不居功、不贪高官,保持清醒的头脑。

⑨这两句是说湖上苍茫的波涛不管世事沧桑,黯然无语。山色总是长青,无奈自己却是鬓发花白,年华老去。

⑩涵:沈浸。渔汀:水边捕鱼处。这三句是说站在高处的栏干边,但见空水漫漫,斜日下乱鸦纷纷飞向渔汀。

琴台:在灵岩山上。这三句是说携酒上琴台遥望,但见秋云随着秋光舒展远去,一望无际。

【简说】

本词咏怀古迹,借吴王盛衰发抒对**的感慨。上片凭吊吴宫旧迹,即夫差西施等游宴之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