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宋词三百首 > 第44章

第44章

付②,回头一笑,花间归去,只恐被花知③。

【注释】

①行人:行旅之人,即织女的爱人。立马:驻马。迟迟:迟缓。意迟迟:舍不得与织女离别。

②深心:深厚的情意。轻分付。想诉说而又怕难为情。

③只恐被花知:只怕被花看出自己难以诉述的心事。

【简说】

这首写织女与爱人分别。千言万语,无法倾吐,“回头一笑”,其中蕴蓄着她依依惜别的“深心”,末句实际上是写无人能了解她心中的苦衷。

三张机。吴蚕①已老燕雏飞。东风宴罢长洲苑②,轻绡催趁③,馆娃宫女④,要换舞时衣。

【注释】

①吴蚕:吴地(今江苏南部)是产丝之区。李白诗:“吴地桑叶绿,吴蚕已三眠。”

②长洲苑:吴王的宫苑。长洲在今苏州市西南。苑:宫中的苑囿。

③这句是说催促着早些把轻绡织出来。

④馆娃宫:吴王夫差所造,在苏州灵岩山。

【简说】

这里借古代吴王宫女要更换舞衣,说明初夏吴蚕老时,就是织女紧张劳动的开始。

四张机。咿哑声里暗颦眉①。回梭织朵垂莲子②。盘花易绾③,愁心难整,脉脉乱如丝④。

【注释】

①咿哑:纺织时织机发出的声响。颦(pín贫):皱眉。

②垂莲子:“垂爱于你”的谐音双关语。“莲”、“怜”是谐音。于是男子的美称,这里指织女的爱人。

③绾(wǎn碗):盘结回绕。这句是说莲花是比较易于回环盘织出来的。

④整:安排。脉脉:含情欲诉。这两句是说织女看到织成的莲子,想起了远别的爱人,愁思无法安排,心乱得象一团丝。

【简说】

本词运用民歌中谐音双关的手法,通过纺织过程的描写,表现出织女因思念爱人而心乱如丝。

五张机。横纹织就沈郎诗①。中心一句无人会②。不言愁恨,不言憔悴。只恁③寄相思。

【注释】

①织就:织成。沈郎:梁代沈约的诗写得工整,人家称他“沈郎。”这里借指织女爱人。

②中心一句:汉苏伯玉妻作《盘中诗》寄夫,末尾说:“与其书,不能读,当从中央周四角。”无人会:无人领会了解。

③只恁:只这样。

【简说】

织女在她寄给爱人的诗中,不说自己的离愁别恨,憔悴可怜,这种“无声胜有声”的手法,恰好反衬出愁恨之深,相思之切。

行行都是耍花儿。花间更有双蝴蝶,停梭一晌①,闲窗影里。

独自看多时。

【注释】

①一晌:吃一顿饭的时间。

【简说】

对着自己精心织成的艺术品,织女感到十分满意,不禁停下梭子,在窗下独自仔细地观赏这段“双蝶穿花锦”。

鸳鸯织就又迟疑。只恐被人轻裁剪,分飞两处,一场离恨,何计再相随①。

【注释】

①何计再相随:有什么法子能再在一起呢?

【简说】

刚织好一对鸳鸯,心中就犹豫起来,只怕它们马上被人用剪刀裁开。末两句以鸳鸯分飞比喻自己与爱人不能相随的“离恨”。

八张机。回文知是阿谁诗①。织成一片凄凉意。行行读遍,厌厌②无语,不忍更寻思。

【注释】

①阿谁:犹言谁,何人。

②厌(yān烟)厌:精神不振貌。

【简说】

在织完无名氏的回文诗以后,诗中的凄凉愁思使这位织女受到了感染,她将回文诗一行一行读过后,默默无言,不忍再去仔细思量。

九张机。双花双叶又双枝。薄情自古多离别,从头到底,将心萦系,穿过一条丝。

【简说】

薄情郎总是流浪他乡,妻子只好独守空闺。因此,织女们织成的双花锦,都是从头到底,用一条丝把花心萦系起来,使它们永远联一起。

水调歌头

平生太湖上,短棹几经过①。如今重到,何事愁与水云多②。拟把匣中长剑,换取扁舟一叶,归去老渔蓑③。银艾非吾事,**已蹉跎④。脍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