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晋书 > 第19章 地理上

第19章 地理上

东郡

安邑

闻喜

汾阳

大阳

猗氏

蒲坂

河北汲郡

林虑获嘉

修武

河内郡

野王

怀平皋

河阳沁水轵

山阳温

广平郡

广平邯郸

易阳武安涉襄国

南和任曲梁列人肥乡临水广年斥漳平恩

阳平郡

元城馆陶清泉发干东武阳阳平乐平

魏郡

邺长乐魏斥丘安阳荡阴内黄(黄池在

西。)黎阳

顿丘郡

顿丘繁阳阴安卫永嘉之后,司州沦没刘聪。聪以洛阳为荆州,及石勒,复以为司州。石季龙又分司州之河南、河东、弘农、荥阳,兖州之陈留、东燕为洛州。元帝渡江,亦侨置司州于徐,非本所也。后以弘农人流寓寻阳者侨立为弘农郡。又以河东人南寓者,于汉武陵郡孱陵县界上明地侨立河东郡,统安邑、闻喜、永安、临汾、弘农、谯、松滋、大戚八县。并寄居焉。永和五年,桓温入洛,复置河南郡,属司州。

兖州。案《禹贡》济河之地,舜置十二牧,则其一也。《周礼》:“河东曰兖州。”《春秋元命包》云命:“五星流为兖州。兖,瑞也,信也。”又云:“盖取兖水以名焉。”汉武帝置十三州,以旧名为兖州,自此不改。州统郡国八,县五十六,户八万三千三百。

陈留国汉置。统县十,户三万。魏武帝封。

小黄浚仪有洪沟,汉高祖项羽欲分处。封丘酸枣乌巢地在东南。

济阳长垣故匡城,孔子所厄也。雍丘故杞国。尉氏襄邑外黄濮阳国故属东郡,晋初分东郡置。统县四,户二万一千。

濮阳古昆吾国。师延为纣作靡靡之乐,即而投此水。公国相。廪丘公国相。有羊角城。白马有瓠子堤。鄄城公国相。济阴郡汉置。统县九,户七千六百。

定陶汉高祖封彭越为梁王,都此。乘氏故侯国。句阳离狐宛句己氏成武有楚丘亭。单父故侯国。城阳舜所渔,尧冢在西。

高平国。故属梁国,晋初分山阳置。统县七,户三千八百。昌邑侯相。有甲父亭。钜野鲁获麟所。方与金乡湖陆

高平侯国。南平阳侯国。有漆亭。

任城国汉置。统县三,户一千七百。

任城古任国。亢父樊东平国汉置。统县七,户六千四百。须昌寿张有蚩尤祠。范无盐富城东平陆刚平济北国汉置。统县五,户三千五百。

庐扁鹊所生。县西有石门。临邑东阿谷城有乌下聚。蛇丘有下灌亭。

泰山郡汉置。统县十一,户九千三百。

奉高西南有明堂。博有龟山。赢南武城梁父侯国。有菟裘聚。山茌茌山在东北。新泰故曰平阳。南武阳有颛臾城。莱芜有原山。东牟故牟国。钜平有阳关亭。

惠帝之末,兖州阖境沦没石勒。后石季龙改陈留郡为建昌郡,属洛州。是时遗黎南渡,元帝侨置兖州,寄居京口。明帝以郗鉴为刺史,寄居广陵,置濮阳、济阴、高平、太山等郡。后改为南兖州,或还江南,或居盱眙,或居山阳。后始割地为境,常居广陵,南与京口对岸。咸康四年,于北谯界立陈留郡。安帝分广陵郡之建陵、临江、如皋、宁海、蒲涛五县置山阳郡,属南兖州。

豫州。案《禹贡》为荆河之地。《周礼》:“河南曰豫州。”豫者舒也,言禀中和之气,性理安舒也。《春秋元命包》云:“钩钤星别为豫州。”地界,西自华山,东至于淮,北自济,南界荆山。秦兼天下,以为三川、河东、南阳、颍川、砀、泗水、薛七郡。汉改三川为河南郡,武帝置十三州,豫州旧名不改,以河南、河东二郡属司隶,又以南阳属荆州。先是,改泗水曰沛郡,改砀郡曰梁,改薛曰鲁,分梁沛立汝南郡,分颍川立淮阳郡。后汉章帝改淮阳曰陈郡。魏武分沛立谯郡,魏文分汝南立弋阳郡。及武帝受命,又分颍川立襄城都,分汝南立汝阴郡,合陈郡于梁国。州统郡国十,县八十五,户十一万六千七百九十六。颍川郡秦置。统县九,户二万八千三百。

许昌汉献帝都许。魏禅,徙都洛阳,许宫室武库存焉,改为许昌。长社颍阴临颍公国相。郾邵陵公国相。鄢陵公国相。新汲长平汝南郡汉置。统县十五,户二万一千五百。

新息南安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