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晋书 > 第75章 桓彝

第75章 桓彝

人,量无远致,阶藉门宠,遂叨非据。进不能阐扬皇风,赞明其政道;退不能宣力所莅,混一华戎。尸素积载,庸绩莫纪。是以敢冒成命,归陈丹款。伏愿陛下回神玄览,追收谬眷,则具瞻革望,臣知所免。”竟不许。及苻坚陷仇池,豁以新野太守吉挹行魏兴太守、督护梁州五郡军事,戍梁州。坚陷涪城,梁州刺史杨亮、益州刺史周仲孙并委戍奔溃。豁以威略不振,所在覆败,又上疏陈谢,固辞,不拜开府。寻卒,时年五十八。赠司空,本官如故,谥曰敬。赠钱五十万,布五百匹,使者持节监护丧事。豁时誉虽不及冲,而甚有器度。但遇强寇,故功业不建。

初,豁闻符坚国中有谣云:“谁谓尔坚石打碎。”有子二十人,皆以“石”为名以应之。唯石虔、石秀、石民、石生、石绥、石康知名。

石虔小字镇恶。有才干,趫捷绝伦。从父在荆州,于猎围中见猛善被数箭而伏,诸督将素知其勇,戏令拔箭。石虔因急往,拔得一箭,猛兽跳,石虔亦跳,高于兽身,猛兽伏,复拔一箭以归。从温入关。冲为苻健所围,垂没,石虔跃马赴之,拔冲于数万众之中而还,莫敢抗者。三军叹息,威震敌人。时有患虐疾者,谓曰“桓石虔来”以怖之,病者多愈,其见畏如此。

初,袁真以寿阳叛,石虔以宁远将军、南顿太守帅诸将攻之,克其南城。又击苻坚将王鉴于石桥,获马五百匹。除竟陵太守,以父忧去职。寻而苻坚又寇淮南,诏曰:“石虔文武器干,御戎有方。古人绝哭,金革弗避,况在余哀,岂得辞事!可授奋威将军、南平太守。”寻进冠军将军。苻坚荆州刺史梁成、襄阳太守阎震率众入寇竟陵,石虔与弟石民距之。贼阻敖水,屯管城。石虔设计夜渡水,既济,贼始觉,力战破之,进克管城,擒震,斩首七千级,俘获万人,马数百匹,牛羊千头,具装铠三百领。成以轻骑走保襄阳。石虔复领河东太守,进据樊城,逐坚兖州刺史张崇,纳降二千家而还。冲卒,石虔以冠军将军监豫州扬州五郡军事、豫州刺史。寻以母忧去职。服阕,复本位。久之,命移镇马头,石虔求停历阳,许之。

太元十三年卒,追赠右将军。追论平阎震功,进爵作塘侯。第五子诞嗣。诞长兄洪,襄城太守。洪弟振。

振字道全。少果锐,而无行。玄为荆州,以振为扬武将军、淮南太守。转江夏相,以凶横见黜。及玄之败也,桓谦匿于沮中,振逃于华容之沮中。玄先令将军王稚徽戍巴陵,稚徽遣人报振云:“桓钦已克京邑,冯稚等复平寻阳,刘毅诸军并败于中路。”振大喜。时安帝在江陵,振乃聚党数十人袭江陵。比至城,有众二百。谦亦聚众而出,遂陷江陵,迎帝于行宫。振闻桓升死,大怒,将肆逆于帝,谦苦禁之,乃止。遂命群臣,辞以楚祚不终,百姓之心复归于晋,更奉进玺绶,以琅邪王领徐州刺史,振为都督八州、镇西将军、荆州刺史。帝侍御左右,皆振之腹心,既而叹曰:“公昔早不用我,遂致此败。若使公在,我为前锋,天下不足定。今独作此,安归乎!”遂肆意酒色,暴虐无道,多所残害。

振营于江津。南阳太守鲁宗之自襄阳破振将温楷于柞溪,进屯纪南。振闻楷败,留其将冯该守营,自率众与宗之大战。

振勇冠三军,众莫能御,宗之败绩。

振追奔,遇宗之单骑于道,弗之识也,乃问宗之所在。绐曰:“已前走矣。”宗之于是自后而退。寻而刘毅等破冯该,平江陵。振闻该败,众溃而走。后与该子宏出自涢城,复袭江陵。荆州刺史司马休之奔襄阳,振自号荆州刺史。建威将军刘怀肃率宁远将军索邈,与振战于沙桥。振兵虽少,左右皆力战,每一合,振辄瞋目奋击,众莫敢当。振时醉,且中流矢,广武将军唐兴临阵斩之。

石秀,幼有令名,风韵秀彻,博涉君书尤善《老》《庄》。常独处一室,简于应接,时人方之庾纯。甚为简文帝所重。豁为荆州,请为鹰扬将军、竟陵太守,非其好也。寻代叔父冲为宁远将军、江州刺史、领镇蛮护军、西阳太守,居寻阳。

性放旷,常弋钓林泽,不以荣爵婴心。善骑射,发则命中。尝从冲猎,登九井山,徒旅甚盛,观者倾坐,石秀未尝属目,止啸咏而已。谢安尝访以世务,默然不答,安甚怪之。他日,安以语其从弟嗣,嗣以问之,石秀曰:“世事此公所谙,吾又何言哉!”在州五年,以疾去职。年四十三卒于家,朝野悼惜之。追赠后将军,后改赠太常。子稚玉嗣。玄之篡也,以石秀一门之令,封稚玉为临沅王。

石民,弱冠知名,卫将军谢安引为参军。叔父冲上疏,版督荆江豫三州之十郡军事、振武将军,领襄城太守,戍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