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出,或汗不下达至腰者不治。
又一制法,将前药用姜汁拌作二丸,以乌金纸两层包定,外捣红枣肉如泥,包药外约半
指浓,晒干,入砂锅内,再覆以砂盆,用盐泥固缝,但留一小孔以候烟色,乃上下加炭火,
先文后武,待五色烟尽,取出去枣肉,每过药一钱,止加冰片二分,不用麝香。忌生冷、
面食、鱼腥、七情。
上药,凡伤寒瘟疫,及小儿痘毒壅闭,痈毒,吼喘,及阴毒冷气攻心,或妇人吹乳,或
眼目肿痛,鼻壅闭塞,并皆治之。
归柴饮治营虚不能作汗,及真阴不足,外感寒邪难解者,此神方也。如大便多溏者,
以冬术代当归亦佳。
当归(一两)柴胡(五钱)炙甘草(八分)
水一钟半,煎服。或加生姜三、五片。或加陈皮一钱。或加人参。
寒阵
属性:保阴煎治男妇带浊遗淋,色赤带血,脉滑多热,便血不止,及血崩血淋,或经期太早
,凡一切阴虚内热动血等证。
生地熟地芍药(各二钱)山药川续断黄芩黄柏(各一钱半)生甘草(一钱)
水二钟,煎七分,食远温服。如小水多热,或兼怒火动血者,加焦栀子一、二钱;如夜
热身热,加地骨皮一钱五分;如肺热多汗者,加麦冬、枣仁;如血热甚者,加黄连一钱五分
;如血虚血滞,筋骨肿痛者,加当归二、三钱;如气滞而痛,去熟地,加陈皮、青皮、丹皮
、香附之属;如血脱血滑,及便血久不止者,加地榆一、二钱,或乌梅一、二个,或百药煎
一、二钱,文蛤亦可;如少年,或血气正盛者,不必用熟地、山药;如肢节筋骨疼痛或肿者
,加秦艽、丹皮各一、二钱。
加减一阴煎方在补阵九。
治水亏火胜之甚者。
抽薪饮治诸凡火炽盛而不宜补者。
黄芩石斛木通栀子(炒)黄柏(各一、二钱)枳壳(钱半)泽泻(钱半)细甘草(三分)
水一钟半,煎七分,食远温服。内热甚者,冷服更佳。如热在经络肌肤者,加连翘、天
花粉以解之;热在血分大小肠者,加槐蕊、黄连以清之;热在阳明头面,或躁烦便实者,加
生石膏以降之;热在下焦,小水痛涩者,加草龙胆、车前以利之;热在阴分,**不足者,
加门冬、生地、芍药之类以滋之;热在肠胃实结者,加大黄、芒硝以通之。
徙薪饮治三焦凡火,一切内热,渐觉而未甚者,先宜清以此剂。其甚者,宜抽薪饮。
陈皮(八分)黄芩(二钱)麦冬芍药黄柏茯苓牡丹皮(各一钱半)
水一钟半,煎七分,食远温服。如多郁气逆伤肝,胁肋疼痛,或致动血者,加青皮、栀子。
大厘清饮治积热闭结,小水不利,或致腰腿下部极痛,或湿热下利,黄胆,溺血,邪
热蓄血腹痛淋闭等证。
茯苓泽泻木通(各二钱)猪苓栀子(或倍之)枳壳车前子(各一钱)
水一钟半,煎八分,食远温服。如内热甚者,加黄芩、黄柏、草龙胆之属;如大便坚硬胀
满者,加大黄二、三钱;如黄胆小水不利,热甚者,加茵陈二钱;如邪热蓄血腹痛者
,加红花、青皮各一钱五分。
清流饮治阴虚挟热泻痢,或发热,或喜冷,或下纯红鲜血,或小水痛赤等证。
生地芍药茯苓泽泻(各二钱)当归(一、二钱)甘草(一钱)黄芩黄连(各半钱)枳壳
(一钱)
水一钟半,煎服。如热甚者,加黄柏;小水热痛者,加栀子。
化阴煎治水亏阴涸,阳火有余,小便癃闭,淋浊疼痛等证。
生地黄熟地黄牛膝猪苓泽泻生黄柏生知母(各二钱)绿豆(三钱)龙胆草(钱半)
车前子(一钱)
水二钟,加食盐少许,用文武火煎八分,食前温服,或冷服。若水亏居多,而阴气大有
不足者,可递加熟地黄,即用至一、二两亦可。
茵陈饮治挟热泄泻热痢,口渴喜冷,小水不利,黄胆湿热闭涩等证。
茵陈焦栀子泽泻青皮(各三钱)甘草(一钱)甘菊花(二钱)
用水三、四钟,煎两钟,不时陆续饮之。治热泻者,一服可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