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集部 > 第47章

第47章

补江西按察司佥事时,途中所作。其诗馀别名《二馀词》,亦如纶自编,二馀者,如纶别号也。

△《包侍御集》六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

明包节撰。节有《陕西行都司志》,已著录。是编,前二卷为《台中稿》,官御史时作;后四卷为《湟中稿》,戍庄浪时作。二编皆兼载诗文。节尝谓《文苑英华集》可以续《昭明文选》,因辑《苑诗类选》三十卷,故所作纤丽为多,大抵皆取材於是也。

△《承启堂稿》二十九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钱薇撰。薇字懋垣,海盐人。嘉靖壬辰进士,官至礼科给事中。隆庆初,赠太常寺少卿,事迹具《明史》本传。是集,乃其门人严从简所编,凡“诗”七卷,“文”二十卷,附录“志铭”、“行状”、“墓表”、“传诔”一卷,末一卷,则其曾孙嘉徵“二疏”,并“行状”、“志铭”也。嘉徵字孚千,天启辛酉副榜贡生,官松溪县知县,尝劾魏忠贤十大罪。其疏,为世所传云。

△《自知堂集》二十四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

明蔡汝楠撰。汝楠有《说经劄记》,已著录。是集诗七卷,文十七卷,其门人朱炳如所编。《明史》称汝楠初喜文章,从王慎中、唐顺之、高叔嗣、顾璘、皇甫涍兄弟游;中年复好讲学,与邹守益、罗洪先相善。诗格遂渐颓唐,颇有寿陵馀子,失其故步之讥。然汝楠才地本不足雁行王、唐诸人,亦不尽系於讲学之后,荒废吟咏也。

△《泾林集》八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

明周复俊撰。复俊有《东吴名贤记》,已著录。是集一名《六梅馆集》,凡诗三卷,杂文五卷,其诗皆有杨慎评语。据其孙元<日幸>《跋》,盖慎戍云南之时,与复俊遇於仙邨草堂,剧谈七昼夜,因为评定其诗。一梓於蜀中,再梓於玉田,后编入全集,评亦遂仍其旧云。

△《龙谿全集》二十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明王畿撰。畿字汝中,号龙谿,山阴人。嘉靖壬辰进士,官至兵部武选司郎中,事迹具《明史儒林传》。畿传王守仁良知之学,而渐失其本旨。如谓:虚寂微密,是千圣相传之秘,从此悟入,乃范围三教之宗。又谓:佛氏所说,本是吾儒大路,是不止阳儒而阴释矣。故史称其杂以禅机,亦不自讳。《史》又载:“畿尝言学当致知见性而已,应事有小过,不足累。”故在官不免干请,以不谨斥。盖王学末流之恣肆,实自畿始。《明史》虽收入《儒林传》,而称士之浮诞不逞者,率自名龙谿弟子云云。深著其弊,盖有由也。是集为其子应斌、应吉所编,凡语录八卷;书序、杂著、记说,共九卷;诗一卷;祭文、志状、表传二卷。

其门人萧良榦刊之,丁宾又为重镌,而益以《大象义述》一卷,传志、祭文一卷。

△《龙谿语录》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王畿撰。是编虽名语录,实即畿之文集,前有李贽《序》,谓之《龙谿集抄》,盖又经贽所品定也,合是二人以成此书,则书可知矣。

△《王侍御集》七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王瑛撰。瑛字汝玉,无锡人。嘉靖壬辰进士,官至监察御史。是编,为其子鸿胪寺主簿同穀所刊,盖欧大任所选定。前二卷为古体,后五卷为近体。前有《小传》,亦大任所作,末有崔铣《两巡纪行稿》,《跋》一篇。两巡者,一出理北直隶、山东、河南马政,一巡按福建也。集中无此标目,盖其诗已散入集中,铣《跋》无所附丽,故缀於后。郑启谟《序》题曰:《石沙漫稿》,亦与此本标题不同,则瑛世居石沙山,初以名集,同穀改题今名也。

△《少峰草堂诗集》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林应亮撰。应亮字熙载,侯官人,人瑞翁春泽子也。嘉靖壬辰进士,官至户部右侍郎,总督仓场。是集,《千顷堂书目》作二卷,此本仅一卷,其诗皆沿七子之派。

△《寒邨集》四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

明苏志皋撰。志皋字德明,别号寒邨,固安人。嘉靖壬辰进士,官至副都御史。此集凡诗二卷,杂文二卷,有汪来《后序》,称其尚有《巡抚奏议》十八卷、《译语》、《画跋》、《恒言》,各一卷,今并不传。

△《东白草堂集》四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明顾存仁撰。存仁有《太仆寺志》,已著录。是编诗,分四集,每集一卷。

曰《使蜀初编》,存仁为给事中时作;曰《居庸内编》,曰《居庸外编》,曰《居庸别编》,存仁编管保安时作。《别编》末,《答罗太史》韵十首,自记作於吴中,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