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上面的雕工实在是太好了,细腻而又精致。
戴天骄只是看了那棺材一眼,并没有说什么,拿出一个长长的东西,在棺材和椁板之间,仔细的搜寻着。
那里有着很多的金银珠宝,可是戴天骄并不并不理会,终于找到了一个好像印信一样的东西。
戴天骄拿起那个印信,伸手掂了掂,那个印心应该是黄金制成的。
上面是一个龟,龟背上驮着一条蛇,成为印钮,反过来看看印信的面上。上面写着“晋王耶律隆运之印”。
戴天骄皱了皱眉头,低声嘀咕道:“晋王,耶律隆运,这个名字好像很熟悉啊!”
一直站在他身后警惕的注视着一切的铁明山说道:“晋王?大辽国的晋王?我想我知道这个人。”
戴天骄说到:“哦!这人是谁?”
铁明山说到:“这个人就是韩德让,也算是那时候一个传奇的人物了,关于他可要从头说起了。唐朝末年的时候,他的祖父韩知古被掠到了大辽为奴,后来官至中书令。他的父亲韩匡嗣官居南京留守,被封为燕王,后来因为和宋军作战失败,遥授晋节度使,被降为秦王。这个韩德让自幼受父辈熏陶,智略过人,深明治国道理。初侍辽景宗以谨饬闻,加东头承奉官,补枢密院通事,转上京皇城使,遥授彰德军节度使。乾享元年七月,韩德让代父守南京。也就是现在的北平。九月,宋军攻打南京,韩德让临危不惧,登城指挥守军抵御十五个昼夜,待援兵赶到,内外夹击,大败宋兵。韩德让因功授辽兴军节度使。后来迁升南院枢密使,成为汉臣中权势最大的人。年秋,辽景宗病危,德让受顾命。他与萧太后密议,随机应变,剥夺了觊觎皇位的各路诸侯兵权,立十二岁的梁王隆绪为皇帝,是为辽圣宗,尊圣宗生母萧太后为皇太后,摄国政。韩德让以拥立功总理宿卫事,参决大政。’澶渊之盟’之后,韩德让官至大丞相,总知南北院枢密使府事,集军、政大权于一身。萧太后利用摄政地位,先赐韩德让名德昌,再赐皇族姓氏,取消奴隶身份,成为契丹贵族。后辽圣宗赐名耶律隆运,对其‘至父事之’,赐铁券几杖,入朝不拜,上殿不趋,左右特置护卫百人。后来这个韩德让从圣宗伐高丽,回师之时,死在军中。”
几个人听着,兰儿不禁赞叹道:“铁老爷子真是好学问,这些事情都知道的这么清楚。”
铁明山笑了笑:“这没什么,史书上写的很清楚。”“满天红”哼了一声:“被人夸两句北都找不到了。”
铁明山也哼了一声:“你不说话没人把你当哑巴。”
佟飞虎说到:“这个韩德让和萧太后的关系可是不一般,不仅仅是君臣的关系,他们的关系还很特殊呢。”
几个人看着佟飞虎都是一副愿闻其详的样子。
佟飞虎说到:“韩德让和萧皇太后有过一段特殊关系。所谓‘有辟阳之幸’。萧太后少年曾许配韩德让,还未来得及结婚,就被景宗选为妃子。景宗死后,萧太后看中了韩德让的政治才能与军事才能,于是决定改嫁韩德让。这在当时契丹族的风俗中是允许的。萧太后私自向韩德让说‘我曾经许嫁于你,愿谐旧好。当国幼主,也就是你的儿子了。’此后,韩德让就无所避讳不断出入于萧太后的帐幕之中,出外游猎和处理政务,两个同案而食,并排而坐,同帐而卧,过着夫妻生活。圣宗对韩德让也以父事之。萧太后派人缢杀韩德让之妻,并入居德让帐中,两人形影不离,俨若伉俪,其住处常有卫兵千人、膳夫及蕃汉官员等,国家大事皆两人参决。宋辽澶渊议和时,宋朝派曹利用前往,’利用见虏母于军中,与蕃将韩德让偶坐驼车上,坐利用于车下,馈之食,共议和事。‘所谓驼车实际就是’奚车‘,是张有毡幕的车。曹利用见到的是两人’偶坐‘,’偶坐‘也就是并排而坐。倘非夫妻,谁敢与太后’偶坐‘呢?太后又岂肯与臣下’偶坐‘?韩德让待遇优渥,非其他大臣能望其项背。涿州刺史耶律虎古,因对韩德让无礼,韩德让竟然当庭将耶律虎古击死。一向以执政严明,在国内推行杀人偿命制度的萧太后眼睛一闭,硬是就当没看见。一次萧太后观看打马球,韩德让出场时被契丹贵族胡里室误撞坠马,承天太后立刻将胡里室斩首,群臣面面相觑,不敢出一言相救。萧太后还是不满足,更是在小皇帝面前的君臣这一名份也欲去掉。于是赐韩德让皇族姓氏耶律,赐名隆运,封晋王,隶属季父房,圣宗从此得称韩德让为亲叔叔了。韩德让像辽国历代皇帝和摄政太后一样,拥有自己私人的宫帐、属城,万人卫队,直如辽国的太上皇。史载:“德让无子,初以圣宗子耶律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