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唐奇谭 > 第1007章 猫坊

第1007章 猫坊

“既然如此,婉儿,去我的寝室中,将太子留下的起居附录和几封记事本,都拿过来。”郑娘子闻言不由如释重负,却依旧没有松手的意思,对女孩儿当面吩咐到:“由妾身与小女为先生释义。”

“狸奴先生,当下正是上元五年公元678年三月初五,距您上次飞身天外,已经过去了一年又七个月,二十一个日子。”随后,女孩儿取了来封存的起居附录,又翻开写满了蝇头小楷的第一页;

“这么说,第二次大非川之战,已经打完了,却不知道过程和结局如何?”江畋随即就提出了第一个问题。毕竟,在他上一次离开之前,太子李弘进行的诸多筹备,就是为尝试影响和改变其结果。

而第二次大非川之战的历史转折点和关键意义,就是一点都不理智的高宗李治,通过怒而兴兵的这一战,不但断送了征平高句丽的精兵良将;也变相耗尽了大唐全面动员起来的最后一点机动力量。

大唐在两次大败暴露出来的虚弱和边防空虚,又变相催生了胡夷的野心,更让太宗时代留下的重要政治遗产之一,四夷九边宾服的稳定边疆局面,就此陷入此起彼伏、应接无暇的颓势和衰退当中;

这种战略上的守势和对外影响力的持续退潮,甚至一直延续到了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的武周时代,在中宗、睿宗两朝往复拉锯;直到开元年间才开始触底反弹,那都是将近七八十年以后的事情了。

“不瞒先生,此战就在去年发生的。”听到这个问题,郑娘子和女孩儿的表情,都略有些奇怪,然后就见郑娘子继续说道:“为了再征吐蕃之役,太子殿下亦是殚精竭虑,筹集了大量军资物用。”

“又一再上书陈言,过往征战青海的诸多利弊;称其地苦寒贫瘠、户口稀绝,且居无定所、逐水草而走;难以成为官军的就食所需;因此,非储积数年钱谷甲械,择选精兵良将,不可打开局面。”

“当时又有诸位宰相为之附议,有军中薛仁贵大夫上书,有吐谷浑旧族、青海流亡为之佐政;遂得以圣上最终纳谏,以眺河道行军总管刘审礼、前军副总管王孝杰,分帅两路八万进击青海。”

“又以李谨行右卫为鄯州都督,陇右道后军总管,率部五万进抵湟源,专门营缮河西、陇右,自关内道路桥梁,征发沿途的畜马民夫,以为协理军资输供。故先锋兵马在西海以南三战三捷。”

“此后,又稳步推进至西海周边,连克吐谷浑故地十余城邑;俘获壮丁两万余,畜马牛羊约十万口;收降吐谷浑遗族二十一部。但除这些附庸小部,却未尝遭遇吐蕃大股人马,故刘王不免分歧。”

“在龙支城今青海乐都附近之战,大破吐蕃万户之后,刘总管欲以精兵快骑穷追于敌,王总管却主张稳固当地局面,于要冲筑垒屯粮,再逐一推进;”

第1007章 猫坊

而在东宫专属的猫坊内,依旧散步着各色毛茸茸的生灵;悠然自得的玩耍,或是依偎着大小女子的怀抱里,接受着梳理和投喂。然而,在一众宫人簇拥之下的郑娘子,踏入这处广大庭院的那一刻。就像有瞬间扩散开来的无形气场一般,这些毛茸茸的生灵,当场就窜散开来;却是忙不迭躲进了各处墙头、瓦顶的间隙、阴影当中;又探头探脑的看着穿堂过室的一行人等,发出了低低的咪呜声。

“婉儿……”下一刻,一个中气十足又饱含意味的女声,随着转瞬紧闭的门户和窗扉,响彻在的正厅内,也让被留在外间的宫人、女史们,不由面面向觎低下头颅,退后数步,却暗自竖起了耳朵。

头戴簪冠,内着抹胸,外穿对襟小袖衣,下着长裙,腰束一条银缎带的郑娘子;满脸寒霜似有奔涌的诸般情绪即将喷薄而出。但到了嘴边却变成了沉痛的叹声:“可是我对你太过放任和懈怠了么?”

“阿母……”女孩儿满心踹踹的小手搓着袖边,满眼水汽的小声呢喃道:就见郑娘子又再问道:“可是那坊间流传的东宫神童、长安小神探的虚名,让你忘乎所以,失却了本该有的谨慎自省了?”

“现今太子内坊只派给你的御者,还有另外数名便装护从的防阖,都因此而死;奉命跟随你的玄霜,更是因此身受十数创重伤濒死,至今都无法正常视物;若你再有个万一,又让阿母何以自处!”

“难不成你还以为自个还是当初,那个无关紧要也无人在意的掖廷之女么?如今东宫上下多少人的利害关系系于你一身,朝野内外,又有多少人因为太子之故,暗间关注上我们母女的一言一行。”

“你出了这事之后,太子家令、太子内坊、詹事府和左右卫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