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唐奇谭 > 第1013章

第1013章

也有不少来不及整理的褶皱;活脱脱一副严重睡眠不足的社畜样子。唯有在见到了到访女孩儿之后,才眼中放光起来;不断追问其可有更多农书放出。

然后,就在这位突然变得热忱而殷勤,却又在自己熟悉的交流领域内,表现有些话唠的王副监亲自陪同下;抱着猫儿的女孩儿不由苦着脸,任由他带着绕了一大圈的原路,以参观和评定相应成果。

比如,已经初现规模的桑鸡鱼/稻鱼鸭的三联养殖循环;既在专门的桑林里养鸡,桑果喂鸡以除虫除草,桑叶养蚕后以蚕沙喂鱼;而鱼塘的淤泥沉积物,以及鸡粪又可以拿来恢复和增强桑田的肥力。

或者说,在专门开辟出来的稻田里养鱼,同时放养鸭苗去除虫害和杂草;还可以用排泄物肥田,为稻作松土增氧;这样在一年不同的时间段,还有不同的农产品收获;没错,这时关中还能种水稻。

因为这段时间的中原气候,相对温暖湿润之故;甚至到天宝年间的长安、洛阳,都能在皇宫里养来自热带、干旱地区的大象,作为朝拜的礼仪活动之一;因此,在禁苑中的田庄也种满了各种作物。

既有成块连片的用专门界尺标注出来,代表传统五谷稻、黍、稷、麦、菽的对照田块;也有种满了麻、木、等纺织作物,胡麻、油菜、油茶、芜菁、荏子等,传统油料作物的多品种对照组;

更有诸如葡萄、苜蓿、黄瓜、大蒜、胡萝卜、蚕豆、莴苣等历代舶来的新老物种;江畋甚至看见了,混在一片片的茱萸、山姜、木辛子、椒和胡椒丛中的,标注着来自黔中、六诏地区的小米辣。

更神奇的是,被捧在手里的江畋,甚至还看见了一片小型温室组成的建筑群;当然了,根据王元德的随口介绍,这东西早就在两汉之交,就已经诞生了最初雏形,也是被称为暖房的冬季催生场所。

主要是靠人工看守的炭火,来保持日夜的恒定常温;让一些对光照要求不那么高的蔬菜,比如豆芽、菌类等,也能在冬天发出来,以相对高昂的维持成本,专供皇家和公卿王侯,乃至是大户人家。

但是,在这一片灰扑扑的土墙、木棚顶的“暖房”中,却鹤立鸡群一般矗立着,一座在太阳底下也是宛如鱼鳞一般,呈现出隐约反光的特殊建筑。待到了走近之后,才发现其实是一处半透明温室。

由大量奇形怪状、大小不一的白色琉璃片,配合巧妙的框架镶嵌出一个穹顶纹身的轮廓来。其中最大的琉璃片不过两尺,最小的仅有两三寸宽;却通过不同角度的拼搭,构成了透光和聚光的效果。

“原来,你们的琉璃工坊,都已经到了这一步了么?”江畋不由在心念中询问到:女孩儿却微微别了别嘴回应到:“已试过许多配料的方子,才试出一个相对澄净的,这些都是回炉再造的废料。”

“而且,内造陶坊、瓷工的匠人们,做起那些器皿造像,固然是得心应手的很;但要依照书上说述的流程,做出的镜面和平板,就实在残缺的太多了。尤其稍大块的动辄既碎,也不知问题何在。”

“不过,实在碎的多了,就拼胶起来,再配上合用的框架、网格,也能够当做挡风透光的器物;可比那些纸糊、绢纱的窗扉,灯罩,敞亮的多了。或是拿去售卖或是送人,同样也是一桩体面事。”

孩子中考填志愿中,烦心的很,暂只有这些

第1013章禁苑又称北苑、北外苑,前身源自隋朝的大兴苑,东为浐河,北为渭河,西包汉长安城,南接都城,“东西二十七里,南北二十三里,周一百二十里”。正南邻接宫城,分别以三门位于西苑之西。

禁苑中有宫、亭24所。包括了南望春亭、北望春亭、坡头亭、柳园亭、月坡亭、球场亭、茧坛亭、祯兴亭、神皋亭、七架亭、青门亭、桃园亭、临渭亭、昌国亭、流环亭等;有青城桥、龙鳞桥、云桥、凝碧桥、上阳桥等;有九曲宫、元沼宫、咸宜宫、未央宫、昭德宫、光启宫等;有含光殿、翼德殿、白华殿、会昌殿等;有凝碧池、鱼藻池、九曲池等;有明水园、梨园、葡萄园、虎园等。

但实际上,这是一个比长安城还大许多的区域;除了这些宫室殿阁亭台之外,其实还有大片的荒野、山林和水泽等处;专供天子及皇族宗室,进行畋猎、踏青、赏玩和郊祭,乃至年岁佳节的游宴。

因此,设置了许许多多不同职能、用处的田庄和聚邑,常年生活了大量专门维持、维护各处场所设施,提供日常所需物产的奴婢和工匠、宦者,乃至是专门巡游其中的卫士、防阖,从属于宫苑监。

像是现任的京都诸宫苑总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