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跟着刘学民后面走进了种青豆苗的大棚,看着这参差不齐的青豆苗,田苗也是愣住了。
“刘CZ,这是怎么回事呀?”
刘学民一脸得意刚要开口,后面ZZ崔玉涛跟了上来。
看到这幅情景,他忍不住插话说道,“老刘啊,这些还是交给林宇来说吧,今天他才是主角。”
刘学民被崔玉涛说的有点不好意思,挠了挠头,讪讪的笑了,“哎呀,你看我把这事儿忘了,只顾激动了。”
田苗带着职业的笑容,示意同事打开了摄像机,打开麦克风。
“林宇同志,请你给我们介绍一下,为什么这青豆苗有的高有的低,而你看这一垄,为什么还是空地?”
面对镜头,林宇先是报以微笑,然后不紧不慢,十分淡然的说道。“其实很简单,刚才CZ也说过了我种青豆苗,不是一股脑的一个大棚全都种下来。”
一边说林宇很自然的蹲下来,轻轻抚摸着眼前的这些小豆苗,就像抚摸着自己心爱之物,”因为青豆苗的生长周期短,大概只需要六到七天。”
“我这个蔬菜大棚一共有七垄。”
“我每天只种一垄。”
“七天种完也就意味着我在种完最后一垄之后,第一垄就可以收获了。”
“虽然青豆苗的价格只有几毛钱,但是我这一垄可以收获五百斤,积少成多也不是一个小数目。”
听完林宇的这番讲述,田苗的眼中先是惊讶后是激动,最后带着一丝的崇拜。
“林宇同志,那按照你所说五百斤,你一天纯收入有多少钱?”
这问道最关键的问题,林宇却非常羞赧的笑了,“这个还是不说了吧!”
他不说,旁边的刘学民忍不住了。“咦,这可是最重要的一个问题,你咋不说呢?这有什么藏着掖着的,你是靠自己的劳动挣钱。田记者,他这一天的纯收入至少也到也要百八十块。”
百八十块。
听到这个数字,田苗变得有些激动起来。
“太棒了,林宇,你的做法非常值得让人研究和总结,值得推广。”
说这话,田苗看向ZZ崔玉涛,“而且种植青豆苗的收益一点儿不比种植其他的蔬菜低。”
崔玉涛轻轻的点点头,“田记者你说的对,不单不比别的低,我看呀,综合起来看比其他的蔬菜还要高一些。”
田苗语气更加肯定,“崔ZZ,这正是我们要找的典型啊,我觉得今天这趟南山村来的非常值得,非常有意义。”
听到田苗这种语气,刘学民比自己受了表扬还要激动,嘿嘿笑着说道,“田记者那边还有一个大棚种的是蘑菇,要不要再去看看?”
崔玉涛一把把刘学民拉到了一旁,“对对对林宇,你带田记者去另外一个大棚看看。”
林宇带着田苗离开,崔玉涛故意磨磨蹭蹭和刘学民拉到最后,“老刘啊,你少说几句,今天可是来采访林宇的。”
刘学民有些不好意思的摸了摸自己的后脑勺,咧着嘴笑了。“哎呀,崔ZZ,你看我这老刹不住车。”
崔玉涛指了指青豆苗。“安排人给田记者带上几斤,让她们城里人也尝尝咱们南山村的特产,回去以后帮林宇多多美言几句呀!”
一句话提醒了刘学民。
忙不迭的答应下来。
而另外一个大棚里。
田苗两眼圆睁,不可思议地看着眼前的一切。
他经常采访通过种植致富发家的农民。
种植蘑菇的她也见过,但可不是这个种法。
那是把锯末装在箱子里,放到温房里不见阳光的地方。
可是从未见过,这直接在地上,盖点儿草苫子的种法。
林宇信手掀开一块草苫子,从地里掰出来一块蘑菇拿在手中。
“田记者,你看,这是我种的蘑菇,不论是从品相还是从质量来说,都不比在温房里种出来的差。”
田苗接过这块蘑菇拿在手里,让同事用摄像机仔细的拍摄了一下。
然后对着摄像机动情的说道,“在此之前我从未见到过蘑菇可以这样种。”
“但是今天的南山村之行带给了我极大的震撼让我开了眼界。”
“这都是南山村的智慧种菜的林宇同志,带给我们的惊喜。”
整个采访结束了,但田苗显得意犹未尽。
走回村子的路上,还在拉着林宇,不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