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方外:消失的八门 > 300、谷

300、谷

纳万物之所。谷的意思,最早并非是指果实,而是孕育一切结果之自然,亦可指运化万物之本源,仿佛生生不息。就比如植株抽穗结实,种子入地可再成植株……”

他话还没说完,叶宗清便接话道:“老子说的‘谷神不死,是为玄牝’。也

是这个意思吗?”

庄梦周点头道:“对对对,叶谷主果然聪慧!还有另一句‘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大致也是这个意思。”说话时他们站在半山腰,每人手里拿了一根在山下采的谷穗,庄梦周又一指山下的原野道,“此地所产皆似灵植,连黄豆都能长成那样,我也是很服气啊!”

叶宗清:“此地作物尤其是五心谷,确有健体强身、补益元气之效,但要长期服用才行,而且这里的环境很好,也有助于延年益寿。”

丁齐问道:“这里的人均预期寿命是多少?”

叶宗清:“以前没有人注意过,我后来倒是统计了一番,差不多在百岁左右。”

这可是相当惊人的数字,也就是说这里的人只要不出意外,几乎都有可能享寿百年。庄梦周叹道:“这五心谷我看叫无心谷更贴切,至于这种作物,可以另起个名字叫五花谷,免得说来说去分不清。”

叶宗清:“庄先生愿意怎么叫就怎么叫吧。”

庄梦周:“刚才谈到了‘谷’的原意,其实还有一个成语,出自《诗经》,叫进退维谷,被后人引申为困守之意。”

长期生活在此地有助于延年益寿,当地人体质都非常好,他们仿佛无忧无虑,甚至可以说是没心没肺,所以庄梦周才会有“无心谷”一说。

此地给人的感觉就像使用着现代工业文明产品的原始部族社会,但生活很轻松,所有人都过得都很悠闲。他们之所以会采用那种野种天收的耕作方式,原因只有两个字——不缺。农作物的产量能满足需要,还能保有此地的自然风貌。

当地人也开垦田地——房前屋后小块的菜地,种得都是各种平日自家吃的蔬菜,有外面带进来的作物,也有当地特有的品种。五心谷中也不能说完全没有手工业,还有豆腐坊、酒坊、榨油坊,很多人家都自己加工酱和醋。

离聚居地大约二十里外,整个天地秘境地势最低洼的地方有一个盐湖,面积超过十平方公里。当地曾经最重要的、有组织的集体劳作就是制盐。

早年间,各个村庄都得派青壮劳力轮流去盐湖制盐,所得的盐巴则按人数分配到各户人家。但如今已没有这项劳役了,因为外面的食盐非常便宜,也是最方便运输的物资之一。

此地族人看似无忧无虑、自给自足,但日常生活中的很多物资都是从外面运进来的。本地不产金属,锄头、菜刀、铁锅……都是外面的东西,还有其他的各种日用杂物。如今消耗量最大的外来工业产品很有代表性,就是各种型号的干电池。

还好五心谷有规定,所有废旧电池都得集中回收然后再运出去,不能随意抛弃污染环境。

这里的生活虽不说说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但穿的衣服都是外面运进来的,饭基本上是老天爷的赏赐。绝大多数人已经很习惯这种生活,说得好听点就是享受上古天真之趣吧,并无心做出任何改变。

最近两代谷主特意拿了外面的教材进来,组织族人建造了学校,也想搞义务教育,主要还是这里的人不要与外面的时代太过脱节。但大多数人会读书写字之后就没有继续上学的兴趣了,因为

学到的知识在这里确实用不上。

叶宗清还特意在五心谷中建了图书馆,让族人可以查阅各种资料,但是来看书的人也不多,就算来了感兴趣的主要还是休闲读物。当地虽然没有外面的计划生育政策,但每户人家生养并不多,基本上都是两到三个孩子。

这些情况,丁齐等人都看在眼里,听见庄梦周的话,冼皓突然说了一句:“这里的掌花使都很辛苦啊,叶谷主更是操心!”

叶宗清笑了笑,没说什么,但眼中却隐有忧色。五心谷这个方外世界能维持现状,主要是因为并不完全封闭。但他们与外界的交流与交换是单向的,只有外面的东西能运进来,里面的东西却运不出去。

理论上假如叶宗清突破了大成修为,催动控界之宝倒是可以把五心谷中的原产物带出去,但那样做相当于自损形神,只能偶尔为之。

这种只进不出的单方面供给关系,说实话并不合理,维系起来也很不容易。五心谷有六十位掌花使,看似人数不少,族人们需的外来物资也不算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