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就能联想到这是她的手笔。他打量了一圈四周,确定了这里应该没有更多的线索了,于是出了这间小屋,来到了展馆内,寻找着其他线索。
傅家明打量了一圈四周,最终发现在一副名曰“虚实之间”的摄影作品下方落款处,再次出现了黄色玫瑰的图案。他意识到下一道谜题怕是藏匿在这副作品中。
他抬头打量了一眼作品,发现在众多虚无的人像中,有一个鹤立鸡群,被ps上去一个雕塑投降,还贴心的p上去一条围巾,但是眼睛处却是贴上去的眼睛。
他顺着这双眼睛目光看向的方向继续寻觅,又在一个无题雕塑的落款处再次看到了黄色玫瑰图案。他顺着伸出一只手的雕塑手指着的方向下了楼,一路上时不时的会有新的指示牌,最终把他带到了一个不起眼的门前。
傅家明看了看手里的钥匙,试探着开锁,谁知居然真的打开了。进去之后走过一条长长的甬道,最终看到了一个布满整面墙的涂鸦,上面有个不仔细看不易发觉的小门,他拉开门走了进去,里面别有洞天。
入目的是一副油画,有乌云有闪电,还有海边的波涛汹涌,色调有些晦暗,刚开始看着让人心情感到有些压抑。
在画框的左边斜上方四十五度角有一个天窗,傅家明走了过去,打量了一眼外面的天空,看到一块乌云遮挡住了太阳。·E¨Z\小!税?王! _哽/歆_罪?筷/几分钟后日头从云后钻了出来,傅家明下意识的看了眼被阳光笼罩的那副油画,突然有了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傅家明正坐在油画前,看着这幅画很久,注视着光线一点点的变化,就好像是日冕一样随着阳光的变化而变化,他的嘴角微微上扬,看着这副尚未完成的油画,下面的落款处署名的黄亦玫三个字,轻声呢喃道:
“都说你会下蛊,看来还真是名不虚传!”
傅家明经历的这一切种种,如果换作一个什么都不懂的人,怕是根本就不会发现这一切,哪怕是这家美术馆的老板姜雪琼,都不知道这里其实是别有洞天。
而傅家明饶有兴致的走到了最后,正因为他看懂了这一切,之所以会发出那样的感叹,是因为他觉得这个黄亦玫实在是一个妙人,不怪有人会为他发疯成为精神病。
其实傅家明也误会了,黄亦玫和周士辉接触的时候,她还没有现在这么深的道行,而周士辉也只是单纯的贪图他长的好看而已。
其实黄亦玫在美术馆里设置的一系列谜题,如电钢琴触发机关,钥匙引导路径,光线变化的油画,她全程都在掌控未知探索者的探索节奏,这在心理学中有个专有名词,叫做环境操控(environmental mastery)。
通过艺术符号引导他人进入自己的叙事框架,满足对人际关系的掌控需求,这也是在暗示对方,想要走进我的游戏,那就要遵守我制定的游戏规则,要不然还请出门左转,圆润的滚蛋。
而随着傅家明解开了电钢琴触发机关,黄亦玫又给出了新的线索,先是黄色玫瑰钥匙环,玫瑰代表着热情与危险,钥匙代表开启秘密,这在暗示她既希望被理解,又保持着安全距离,需要对方主动解谜。
至于最后那副未完成的晦暗油画,画面中的乌云、闪电与未完成的状态,映射出她心中有未解决的情感矛盾和对自我认知的模糊性。
这其实也是心理学的招数,涉及到了心理防御机制问题,通过谜题间接传递信息,而非直接沟通,符合心理学中的置换原则(displacement),将真实情感转移到象征物上,避免直面脆弱。
从一开始黄亦玫给这场游戏设置的门槛就很高,因为《天使爱美丽》这部拍摄于2001年的法兰西电影,虽然全球票房很高,可是在国内的知名度貌似并不是那么高。就算是看过了电影,也不是谁都能把电影的钢琴配乐复刻出来的。
这部电影的主题是孤独者通过微小行为改变他人的命运,黄亦玫复刻出电影中的解谜场景,实质上是在向未知的探索者发出邀请:如果你能理解我的隐喻,便能走进我的世界。
至于ps添加的雕塑、围巾与虚假眼睛,象征社会身份中的虚假自我(false self)。黄色玫瑰图案反复出现,提示解谜者需要穿透装饰性符号去寻找本质,呼应心理学中的人格面具(persona)与真实自我的冲突。
那面涂鸦墙后面的密室,也有着黄亦玫的隐喻,隐藏空间象征着其内心世界的私密性,仅允许通过解码进入,说明了她对边界感的强烈需求。
如果